近日,由花都區委宣傳部打造的“花都革命舊(遺)址云展廳”正式上線。據悉,云展廳著眼于挖掘和傳播花都紅色文化,通過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融合全景展示、圖文展示、語音講解、視頻介紹等多種呈現形式,將花都區26處革命舊(遺)址和花都城市展廳生動展現在網絡“云端”,不斷拓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的新路徑。
掃碼進入花都革命舊(遺)址云展廳,中共楊義山支部舊址、步云村村民抗日殉難紀念碑等一個個熟悉的革命地標映入眼簾,滑動地圖點擊相應圖標即可實現空間轉移,了解該處舊(遺)址的詳細內容。
掃碼游覽“云展廳”
游覽者身處虛擬展廳空間,跟隨語音講解,親身探索展陳展示,紅色基因也隨之融入每一位觀眾的精神血脈。
“花都革命舊(遺)址云展廳”
據了解,沉浸式的參觀形式和便捷的游覽體驗是云展廳的最大亮點。在云展廳中,工農紅軍第四師歷史陳列展、花縣農運史跡展、建黨百年花都發展歷史陳列、花縣人民政府舊址展陳等花都紅色文化精品展陳展示,由線下“搬運”至線上。依托VR技術將這些展陳展示的原貌實景還原展現,游覽者只需動動手指即可線上探索展陳展示中的豐富內容。
文章來源:花都區委黨史研究室,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近日,天津地鐵票務實訓基地暨“地鐵研學體驗館”揭牌儀式在天津地鐵9號線二號橋站舉行,河東區互助道小學師生代表作為首批體驗官受邀參加“地鐵研學體驗館”第一課。
特色文化展示體驗中心是作為當地文化的集中展示,在展示體驗中心中,可以欣賞到各地的特色文藝演出、非遺產品展銷等;也可以購買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通過這些活動,游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和人文風情。3月29日,在曹州古城范希正故居的魯錦文化展示中心,一件件精美的魯錦工藝品有序陳列,展館將于近日正式開館,讓更多游客體會到菏澤魯錦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跟隨記者鏡頭先睹為快吧。
文化是軟實力,是一個地區和企業發展的靈魂,而社區文化作為新時期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在豐富社區人民業余文化生活、推動社區發展、構建社區和諧等方面,顯示出無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近日,成都花牌坊社區里的絲綢美學文化展示廳成為彰顯天府文化風貌、粘合多元價值、提升居民認同的重要窗口。
對于疫情階段不能外出了人來說,網上瀏覽各種景區景色是不錯的選擇,隨著國內vr技術的發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景區依托網絡平臺,專業vr全景公司拍攝,讓各種景區景色都能網上瀏覽,比如洛陽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
嗅荷塘之花香,游走在春陽臺的藏書閣內,被四面書山書海包裹環繞,感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錯落的階梯打造層次豐富的閱讀空間感,下沉與向上的步梯制造更多與書籍緊靠的座位。古書籍與現代文學樣樣齊全,為藏書閣而非傳統圖書館。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柯東波) 近日,市僑商智庫研究院打造的線上展會服務平臺“僑交會深圳云展廳”項目正式上線。該展廳集數字展廳、商家中心、服務專區與直播圈四大核心功能于一體,可滿足企業展覽展示、交流交易,以及開展國際貿易相關配套服務等需求,為企業提供線上展覽和貿易對接洽談服務。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階段,消費扶貧專館立足當地本土特色,積極發揮其直接溝通對接貧困戶和扶貧企業農特優產品的優勢,建立平臺、拓寬渠道、搭建產銷網絡,把現有的扶貧產品做優做強。武漢消費扶貧專館由武漢市扶貧辦、江漢區政府、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分公司聯合建設,是武漢郵政系統首個投入運營的以消費扶貧為主題的專館。它主要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利用線下的展廳展示,以及線上的“武郵購扶貧專區”,讓消費者既能在郵政線上電商平臺下單精選的農產品,到館內自提,也可享受由郵政配送到家的服務。“武漢消費扶貧專館·江漢館”現已引進38家本地農村合作企業出產的200余款農特產品。
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
日前,翠湖生態文明展廳免費向市民開放。展廳以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為使命,用生動的方式將最前沿的生態科技成果和知識傳遞給廣大市民,喚起每一個人對環保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