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第16個“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歷下區檔案館在歷下文體檔案中心舉辦了“奮進新征程,蘭臺譜新篇”主題圖片展暨歷下區檔案館“歷下歷史文化主題展廳”啟用儀式。
據了解,“歷下歷史文化主題展廳”總面積1200平方米,當前開放面積600平方米。展廳共分4個部分,分別是:歷下古邑、濟南府城、山泉湖河、歷下名士四個板塊。以檔案視角展現了有人類活動以來的歷下文明史和文脈傳承的軌跡,是了解歷下,深入歷下、感悟歷下的一扇窗口,必將對文化旅游、招商引資、歷史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近年來,歷下區檔案館緊緊抓住“6.9”國際檔案日等重要節點,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吸引更多公眾關注檔案、走近檔案,幫助大家認識檔案價值、增強檔案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檔案工作的良好氛圍,展示檔案存史、資政、惠民、育人的價值。
下一步,歷下區檔案館將舉辦更多展覽和館藏開放日,面向社會大眾,宣傳檔案法律法規,宣傳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利用體系建設和安全體系建設,宣傳檔案部門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科學發展,服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經驗新舉措,打造出更多影響大、受眾多、流行廣的檔案文化精品,為服務群眾,促進檔案工作全面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智慧宣教展廳是利用數字技術,結合現代展覽陳列手段及展項設計,通過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將科學知識、自然與文化信息呈現給觀眾,使觀眾能夠在互動體驗中獲得知識。近期,為充分展示呼倫貝爾市紅花爾基地區獨特的濕地資源景觀,展現該地區地域生態文化,紅花爾基伊敏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啟動智慧宣教展廳建設工作。
11月16日,市中區非遺展覽館在市中區凌家鎮大灣村開館,標志著內江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惠州科技館經典科學展廳是打造灣區一流、科技創新的經典科學展廳。
科技成果展廳是用來記載發展之路、科研進展之要事,展現科研人員砥礪前行、不斷創新、用科技惠民的成就。2月15日,寧夏科技廳舉辦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心啟用儀式。
寶雞,位于八百里秦川最西端,這塊被周秦文化浸潤的土地,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燦若星辰。如今,這些歷史遺產在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上演著生命的律動。
進一步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駕駛員的宣傳教育,左權縣治超辦投資15萬元新建了400余平方米的治超宣傳教育展廳,并設立了典型案例、黨性教育、安全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學習園地6個專欄。
近日,為促進普惠金融、共助高質量發展,微眾銀行攜手人民網正式推出“普惠金融展示中心”數字展廳,采用720度虛擬現實技術還原線下觀展實景,生動呈現我國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全景畫卷,并以微眾銀行作為數字銀行的典型范例,展現其服務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創新成果。
近日,武漢經開區沌口街道永濟社區黨支部聯合經開產投集團創服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兩個支部的黨員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充滿科技色彩的智慧展廳內,接受了一次“云端”黨史學習。
博物館通過舉辦展覽向觀眾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構,目前國內很多博物館都已經上網,讓館藏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擴大博物館的收藏、展覽空間,讓人們更好地學習、利用、開發歷史文物,近日,張氏帥府博物館室內展廳8月24日恢復開放,線上、線下實行實名制購票參觀,沈陽金融博物館暫時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