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VR+5G市場
根據華為發布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的白皮書》,云VR/AR被列為5G時代最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之一。今年5G商用為虛擬現實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天地。在5G的協助下,需要實時交流、實時交互的虛擬現實行業應用將被實踐和推廣。
現階段“5G+VR”的應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次利用“5G+VR”技術對2019年央視春晚進行實時直播;深圳市人民醫院借助5G網絡完成了我國首例5G+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遠程肝膽外科手術,2000公里外北京有關專家對手術過程進行了實時遠程精準指導;南昌公安局聯合中國移動、華為等單位,調通并上線了全國首個真實場景下5G+VR的智慧安防應用。
5G優化VR體驗的核心——微基站
在未來的5G時代,微基站隨處可見,它將遍布在各個生活和工作場所。這也意味著,5G網絡的基站將距離用戶更近。基于微基站,5G采用移動邊緣計算機制,即將處理邏輯下沉到網絡的邊緣,也就是更靠近用戶的基站上。一旦用戶發出請求,數據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傳輸到基站,而基站也可以更快速地給用戶以反饋。
正是基于這種高效的傳輸機制,5G網絡才能夠讓VR/AR應用在移動終端的時延極大地縮短。根據IMT-2020制定的指導方針,5G將提供1毫秒的OTA往返延遲。實際上,當延遲小于10毫秒時,人類就基本無法察覺到畫面的延遲。因此,5G的到來將會徹底消除VR使用中由時延所帶來的眩暈感,從而真正提升移動終端的虛擬體驗。
未來
4G網絡僅能夠滿足部分VR/AR應用,但5G時代的到來不僅增強了現有的虛擬體驗,還將拓展出全新的應用場景,真正使VR/AR發揮其在移動終端的優勢,解決用戶生活中的痛點。AR/VR在5G時代的發展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名詞解釋:
VR: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達到身臨其境的幻境感覺。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作為園區招商引資和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產業園展廳展示了園區區位優勢和配套設施,以及園區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園區,產生良好印象近日,廣東梅州平遠縣南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展廳(簡稱“平遠南藥展廳”)開館,向公眾開放,現場進行了開館儀式。廣東是嶺南醫學的故鄉、南藥的主產地,中藥材資源多達二千六百多種,南藥文化源遠流長。如今,隨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的推進,廣東南藥又打開了一個新的對外展示窗口。
「半導體」在1940年代后期以前,還是一種無法精確調控電路開關的「材料專有名詞」;如今,日常生活中的電子產品,幾乎都有半導體。半導體所打造出的「運算力」,是人類史上不可思議的進展,而跨領域的合作,更是半導體研發故事中精彩而迷人的地方,參與其中的科學家、工程師、制造專家、生產供應鏈專家、行銷經理等,他們貢獻了科學專業知識、制造技術與商業思維,透過合作與分工,加速創新的未來。
近日,紹興市越城區鑒湖街布塘村蓮花落展覽館揭牌,揭牌儀式上,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胡兆海和我市著名戲曲專家王家寶參觀了蓮花落展覽館,并發表了講話。
10月27日,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舉行“攀登向上 時代向前”企業展廳開館儀式。安徽中煙企業展廳是展示企業形象和綜合實力的窗口,是記錄發展歷程和奮進足跡的載體,也是傳播品牌內涵和企業文化的平臺。要充分發揮好展廳的宣傳、展示、教育、引導作用,對外全方位展示企業形象、講好徽煙故事,增強來司行業內外各級領導對企業貢獻和品牌價值的認同;對內多層面宣貫企業歷史、賡續攀登精神,增強廣大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筑夢攀登的使命感,努力凝聚起推動安徽中煙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的強大動力。
近日,位于平望鎮的蘇嘉鐵路遺址文化展覽館建設進度條“刷新”,主體建筑部分完成70%,建筑結構已經搭建完畢,正在進行內外粉刷和墻面貼磚工作,整體施工進度60%左右。在建的展覽館旁,是將于明年通車的滬蘇湖鐵路,新老鐵路將在此相遇并上演穿越時空的交會。
10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通過,建議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切實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徐匯區生態環境局依托區環境教育基地——徐匯區環境監測站——打造的生態環保教育數字化陣地“徐匯生態云展廳”近日正式上線!
在江西,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與20多家學校建立了館校合作機制,該館的社教人員每周都會走進學校,開展瓷文化系列課堂,系統介紹景德鎮陶瓷發展歷史,寓教于樂,讓學生們動手體驗,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在天津,天津博物館結合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和力量,為學生們開設“思政課”;在四川,成都博物館創新開設“周末兒童博物館”,根據兒童認知特性設計課程與活動,讓孩子們玩得盡興,同時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
“扁鵲故里,養生三寶”說的是長清茶、小米、中藥材。長清小米看孝里,孝里小米則主要集中在十八里谷道。長清孝里不僅有品質優良、屢獲金獎的小米,有風景秀麗的十八里谷道農旅精品旅游線路,今年還落成了全省首家以谷子為主題的文化展示中心。
近日,國家大劇院啟動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項“新技術”入駐文博領域,助力文化傳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智能體感互動、3D模型、720度觀覽等新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