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9個多月的閉館改造,位于老港生態環保基地內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完成了全面升級,于8月18日重新回歸,進行開館試運營。
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
全面升級后,館內分為序廳、重新認識垃圾、垃圾去哪兒了、暢想生態之城、尾廳五個展區。“此次場館升級主要做了兩方面的調整,在展陳方式上加入了互動元素和聲光電,并對場館介紹內容和數據進行了更新。”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副館長鄔金枝介紹,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回歸后,將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內部壓力測試,再向公眾開放。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羅湖美術館是羅湖區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前身為“羅湖創意文化廣場”,建成于2007年,2017年2月,美術館正式作為政府公益性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場館分為展館和戶外廣場兩部分,占地面積8698㎡,建筑面積3848㎡。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廳6個,學術報告廳1個。主要開展各類展覽、公共教育、藝術收藏和學術研究等活動。常設品牌活動有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深圳國際攝影周、“雙城墨韻”書法聯展、“美的熏陶”系列公教活動等。
記者近日獲悉,為打造好對外宣傳的“名片”,江門人才島綜合展覽館(以下簡稱“綜合展覽館”)經過緊張施工,將于春節后交工。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特別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興旅游方式的出現,讓更多人開始習慣以自助探索方式發現與體驗相對冷門的文化點位,為中小博物館帶來了更多的曝光機會與潛在觀眾。
年度最猛的館深圳科技館新館強勢開館,坐落在光明科學城的深圳科學技術館于2025年5月1日正式開館!作為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學技術館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場館建筑以深灰色金屬外衣勾勒出“大飛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來設計與自然生態,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標。
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沉寂或被擱置的展廳展覽,在新的一年,又逐漸出現在各大展覽空間中,新年的第一展,你打算去看哪個呢?對此我們整理了一份不容錯過的“2025年全球值得期待的展廳展覽”清單,供大家參考。
紅色文化教育展廳旨在通過展示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情感。5月18日,凱里學院博物館紅色文化教育展廳(開元思政體驗廳)舉行了開館儀式。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系著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青少年教育館的存在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密不可分,以期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參考。5月28日,賀州市八步區人民檢察院借助“互聯網+”打造的廣西首個“VR+H5”形式八步區青少年人文教育館線上展廳正式上線。
11月16日,市中區非遺展覽館在市中區凌家鎮大灣村開館,標志著內江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為積極創新金融知識宣傳形式,幫助社會公眾正確掌握金融知識、防騙技能,隨時隨地“云普及”,集常態化、陣地化、創新化、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教育平臺中荷人壽“金融知識云展廳”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