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昆山工研院打造的掌上“元宇宙+科創”展廳亮相,該展廳以科技創新為主題,將三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于展覽展示,為參觀者帶來全新感官體驗。
該展廳使用輕量化元宇宙技術,是一個便攜式科創主題展廳,訪客通過一個網絡鏈接即可隨時隨地登入瀏覽。展廳包含室外場景和室內場景,占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層高近10米。訪客化身3D游客,沉浸式了解工研院科創進程。展廳配備NPC導游,可為游客提供觀賞陪同、語言講解等服務。
據了解,元宇宙展廳還設置“政策墻”,利用數字技術介紹昆山的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產業政策,讓參觀者足不出戶便能身臨其境,感知昆山優質營商環境。
昆山工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元宇宙+科創展廳”改變傳統展廳表現形式,實現零距離、沉浸式的展覽體驗。接下來,工研院將對展廳進行持續升級,為科技人才了解昆山、了解工研院打通全方位信息渠道,并增加人才會客廳等實用功能,為昆山科技招商和數字產業發展賦能添力。
文章來源:昆山市人民政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這無疑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活態靈魂”,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而非遺文化展廳的出現,盡顯文化記憶、魅力無窮。近年來,玉林村村以古蠔油為主題,烹飪蠔油,舉辦文化節,生動有趣地促進了村民的參與,創造了當地的品牌特色。如今,三灶蠔油已被成功批準為金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虛擬展廳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廣泛使用,畢竟它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近年來,一些大型的博物館、歷史陳列館、藝術館等都開始開發虛擬展廳,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專門開發,方便國內文物愛好者,甚至學校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宣傳教育的手段,近日,從龍門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虛擬展廳正式上線。即日起,龍門石窟愛好者即可足不出戶觀看龍門石窟在廣州舉辦的展覽。
10月22日,由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創中心制作推出的黔南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脫貧攻堅展線上展館正式上線。一經推出,該線上展館就迎來了朋友圈的刷屏。
虛擬展廳是利用計算機三維虛擬建模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圖片展示與一般的視頻瀏覽,帶給觀看者的是一個高度互動的3D虛擬現實環境,一種足不出戶便如同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日前與全國十家博物館、紀念館聯動,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專題展覽——“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此次展覽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VR全景技術打造了線上虛擬展廳,讓身處各地的觀眾在“云端”即可觀展。
隨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博物館都一直處于閉館狀態,由于為了滿足用戶足不出戶就能瀏覽博物館的需求,很多博物館、展館都開通了線上展覽需求,例如最近膠州博物館將所有展廳拍攝成解說游覽視頻供市民“線上游覽”。
企業展廳是一家企業對外宣傳的綜合展示窗口,不同企業的性質決定了企業展示的不同形象,上半年,在位于中國納谷的華陽集團新材料產品展廳——綠色節能建筑新材料展廳正式亮相,這里將成為人們認識華陽轉型路徑、了解華陽嶄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司法行政展廳也屬于展廳的一種,具有傳播政府政策、宣傳法律法規、展示黨政或民風建設、搭建溝通和監督平臺的作用,近日,湖南司法行政展廳開館。
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職業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勞模精神對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意義。7月23日,西安市勞模精神展示館揭牌,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
歷史文化展示館是這樣一所回望歷史的場所,能夠促進參觀者體驗到歷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到歷史的進步和對未來的憧憬,給予參觀者歸屬感和認同感。為更好保留煙臺歷史的文脈基因,傳承所城特色民俗文化,2022年1月11日,奇山所歷史文化展示館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