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博物館東館“青銅展廳”將試開放,采取預約入館制
2024年2月2日起,上海博物館東館將試開放青銅展廳,并推出“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邂逅三星堆12K數字藝術展”,從而拉開上博東館全年開放“三部曲”的序幕。屆時,500余件精美文物將向觀眾講述數千年中國青銅文化史。
據介紹,這一階段試開放空間只占東館展陳空間的25%左右,為確保人員安全和參觀體驗,每天限流8000人次。上海博物館黨委書記湯世芬表示,這一過程也是壓力測試,上博將充分聽取觀眾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展陳制作水平。此外,館方也將根據試運營情況及觀眾訪問量變化,及時采取延長開放服務等舉措緩解參觀需求。
到今年6月底,除“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趙樸初書法藝術館”“海上書畫館”以外的其他所有展廳與互動體驗空間都將開放,上博東館開放面積將達展陳空間的80%,為公眾呈現更加豐富多彩的參觀體驗,預約限額將上升到每天2萬人次左右。
到今年11月底,上博東館將實現全面開放。為何書畫展廳比其他展廳和空間開放晚?據悉,古代書畫類文物十分脆弱,對展陳溫濕度和光照要求極為敏感,上海博物館采用海內外最精密的書畫獨立溫濕調控系統,調試步驟多達7000個以上,館藏書畫文物方能正式“入住”書畫展廳。上博歷代書畫兩館是目前海內外唯一的書畫分開、系統展示中國古代書畫通史的常設展,將有6套可供輪換的館藏書畫精品,每次輪換都將有多件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作品呈現。至此,上博東館也將實現全面開放,預約限額最多每天可達3萬人次。
上博東館陳列展示區總面積約3.36萬平方米,共設有20個展廳和互動體驗空間,包含文物類常設展13個、互動體驗空間4個、特展廳3個。珍貴文物的展出比例將從人民廣場館的4%左右提高到10.5%。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介紹,隨著上博東館啟動進入倒計時,“文物搬家”工程任務艱巨,有大約15萬件珍貴文物要陸續、安全搬到東館。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鳳陽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向來是準南一大都會,并且是兵家必爭之地,鳳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尚武勤農,慕孝崇信,彬彬有古之遺風。在展示鳳陽歷史文化博物館的設計中,我們突出展示“鐘離”、“中都古城的主流文化,突出營造博物館的學術性、知識性和文化色彩。
為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4月19日,在泰國曼谷啟動儒學中心海外展廳,尼山世界儒學中心首家海外展廳舉行揭牌儀式,并宣布展廳正式啟用。
4月26日,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為了更好地傳播知識產權文化,國家知識產權局更新后的知識產權文化展廳建成開放。
7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
黨建展廳是展廳設計中最具有特色的分支之一。近年來,黨建展廳在政策、資金和技術的多重支持下,全國各地都加快了建設步伐。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沙河市稅務局黨建文化展廳建成開館,迎來第一批參觀學習人員。
疫情時代和5G的加持,讓更多的線下內容更多的通過數字技術線上展示,線上網絡展廳是未來企業宣傳發展的必然趨勢,相較于實體展廳相比較,虛擬展廳從便利性、自主性、互動性、呈現方式、空間容量等等方面均有優勢,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貴州脫貧攻堅成就展”于7月1日上午9:00向公眾開放,線下展廳的地址位于貴州美術館(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北京路168號)。據了解,展覽時間將持續至2021年12月31日。
南水北調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攻克了一道道世界難題,也創造了諸多世界之最與中國之最。集團設計打造南水北調展廳,將這段歷史娓娓道來,讓每一個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展廳位于北京市房山區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惠南莊泵站的南水北調展廳。
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進,各地建設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非遺展廳不僅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具有高度的社會價值,近日,玉樹州文化館舉行玉樹非遺展廳揭牌儀式,打造玉樹非遺展廳的目的不僅是為社會各界提供一扇了解玉樹非遺窗口、借此提升全民保護傳承玉樹非遺意識。同時也是為了踐行實驗區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從而達到實驗區“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建設目標。
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會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國科協啟動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