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無錫慈善博物館落成開館暨“錫善云城”上線儀式在蕩口古鎮舉行。
無錫慈善文化悠久深厚,蕩口古鎮的華氏義莊早在明清時期就利用義田收入扶貧濟困、興辦義學,被譽為“江南第一義莊”。無錫慈善博物館一側的果育鴻模小學舊址,曾是華氏族人華鴻模在華氏義莊“耕余書屋”的基礎上捐資創辦的蕩口第一座新式學堂。全新建成的無錫慈善博物館建筑外形融入“上善若水,滴水之恩”的景觀概念,布展內容體現善與誠的底色,小而美的呈現。館內一層、二層為基本陳列展和專題展,基本陳列展以“永錫不匱——無錫慈善的傳承與創新”為題,全方位展示無錫古代慈善歷史文化和近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歷程;專題展廳“文教春秋”和“薪火鴻模”聚焦教育與慈善的交融。地下一層臨時展廳在開館期間以“慈·善——從手到心的給予”為主題設展,來自國內多家知名博物館的110件珍貴展品正式展出,其中包括36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24件三級文物。值得一提的是,無錫慈善博物館所舉辦的“大愛無疆——無錫慈善事業展”已獲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4年度“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項目。
當天同步上線的“錫善云城”依托3D數字技術,線上集成全市92處慈善遺存,并創新打造無錫慈善主題的社交應用場景,人們可以在線游歷無錫慈善博物館,成為全新的慈善文化體驗方式。
下階段,無錫慈善博物館將承載教育、交流、活動和研究等多重功能,并聯動蕩口古鎮及周邊博物館、文保單位,構建“1+N”展示體系,成為一個貫通線上線下、鏈接社會各界的慈善文化綜合體,積極引導大眾樹立慈善意識、參與慈善活動,以慈善之心、慈善之行,促進慈善事業蓬勃發展,不斷擦亮無錫慈善名城名片。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很多大型展覽館、藝術館會不定期開設不同的主題展廳,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形式,專業主題性質的展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公眾和文藝興趣群,對于提升文化展廳的質量和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4日上午,“載道存真 · 厚德流光——檔案里的甘肅文化藝術”主題展廳在蘭正式開放。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館內主題展將采取限量、預約、錯峰方式接待參觀。
近日,位于定海區干石覽鎮的我市首個凈零碳實踐展廳對外開放,展廳集中展示了定海區凈零碳鄉村建設的優秀案例,傳遞綠色低碳的理念。
日前,天津港保稅區紀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培育厚德養廉的環境氛圍,在濱海新區紀委監委和保稅區黨委指導下建成保稅區全面從嚴治黨主題教育展廳,改變了以往廉政教育集中于看文件、讀報紙、聽講座的局限性,提供了“現場化”的教育陣地,通過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范圍,推動廉政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歷史文化展示館是這樣一所回望歷史的場所,能夠促進參觀者體驗到歷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到歷史的進步和對未來的憧憬,給予參觀者歸屬感和認同感。為更好保留煙臺歷史的文脈基因,傳承所城特色民俗文化,2022年1月11日,奇山所歷史文化展示館應運而生。
10月16日,“谷牧在新沙紀念展廳”在富陽東洲街道新沙村文化禮堂建成開放。12月16日上午,“谷牧在新沙紀念展廳”正式揭展。
禁毒教育基地展廳,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通過文字、圖片和短視頻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毒品的種類及危害,體驗禁毒教育基地的豐富內容,切實提高群眾的防毒識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近日,為夯實全鎮禁毒工作基礎,進一步提高群眾禁毒意識,柳州市東泉鎮動員群眾掃碼進入“柳州市禁毒教育基地云展廳”進行禁毒云參觀活動,
安全教育是一個大的教育方面,建立具有系統化安全教育模式的多媒體安全教育展廳展館是當今每個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又名深圳市現代安全實景模擬教育基地,昨日,從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根據疫情防控規定,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已暫停預約參觀服務,市民特別是企業員工想要學習安全知識,可以線上 " 云游館 " 學安全知識。
近日,交通產業園展廳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同步推進內部裝修工程,展廳即將進入核心展陳設計階段。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健康和安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美術館、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鄭州大劇院等多個市內文化場館均已臨時閉館。具備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公眾可關注各場館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