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社會文化自信的不斷增強,開掘歷史文化寶庫,展現中華文化內涵,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日漸成為共識。與此同時,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越來越頻繁地與應用終端結合,帶來諸多文化新業態。在這雙重趨勢帶動下,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呈現成為熱點。
作為數字平臺,多年來我們積極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和數字化工作,在與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的合作中,在數字長城、數字中軸線等開發與展陳中,不斷探索傳統文化的當代呈現,為大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也為文博數字化、文旅行業創新開辟空間。
探索文化遺產的活化轉譯,詮釋“何以中國”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展陳,有賴技術和創意的雙向奔赴。要想讓觀眾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既需要全真互聯的技術儲備,也需要革故鼎新的文化感知,從而轉譯好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內涵。
近年來,我國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我們有幸參與到四川廣漢三星堆的數字化呈現中來。3D文物展示、紋樣與工藝解析、發掘坑介紹、互動探索,我們通過屏端的知識服務方式,拉近三星堆文明與公眾之間的距離。這背后是一次次的學習吸收——深入三星堆文物寶庫,理解歷史內涵,精心選取最能代表三星堆特色又能回應觀眾關切的文物內容;也是一次次的提煉轉譯——找到數字化呈現的切入口,找到古蜀文明與當代生活的契合點,進行深入淺出、“觸手可及”的視覺呈現。未來還將通過三星堆專屬數智人、文物增強現實互動、虛擬博物館等,提供更多虛實結合的參觀體驗。
三星堆文物
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甲骨文,距離當下人們的生活較遠。為了讓當代人走近甲骨文,我們運用光照變換矩陣和微痕增強技術,人機協同生成甲骨實物的全信息數據模型,并通過字形匹配算法,推動甲骨文的高效查找與破譯。同時,在“了不起的甲骨文”平臺,我們采用象形造字、數字刻骨等互動體驗讓甲骨文成功出圈,公眾可以在趣味活動中了解甲骨文及漢字演變,領略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追求文化景觀的美感塑造,呈現“如畫光影”
從視覺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別有一番美感,這種美感體現在嚴謹的秩序、動人的韻律、蒼勁的線條里,也體現在古典建筑的一磚一瓦、服飾紋樣的精雕細琢里。近年來蔚為大觀的國風國潮,就勝在用恰當的視覺元素巧妙傳達中華美學意蘊。
傳統文化的數字展陳也要通過藝術解析與沉浸式再現,把這種美感傳達出來。我們的“云游長城”項目通過照片掃描建模技術,實現對喜峰口長城的毫米級測量,拍攝約5萬張高清圖片,生成超10億面片的數字模型,實現高精度復刻。我們還參考當地縣志中的植物圖鑒,利用程序化內容生成技術“種”了20萬棵樹,重現當地自然地理的植被景觀。運用全局動態光照、計算機模擬物理大氣系統、虛擬幾何體和多象限貼圖等技術,數字長城實現了季節、晨昏和天氣的變化,讓人們實時感受長城上的光影婆娑。
“數字中軸·小宇宙”
除了光影之美,我們也致力于挖掘文化遺產背后的人文之美。長約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映襯出中華文化的秩序感、平衡感,凝結著“中和”的哲學意涵。北京中軸線數字化成果“云上中軸”,不僅高仿真還原萬寧橋、景山、正陽門等地標,而且融入歷史時空中的市井煙火。“行走”于這樣的中軸線,你耳邊聽到的是應時響起的暮鼓晨鐘,是正陽門下的商販叫賣,是戲樓里傳出的京腔京韻,那一刻會對歷史照進現實有更深體悟。
滿足文化接受的個性需求,增強“沉浸體驗”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觀展活動越來越呈現線下與線上、真實與虛擬、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體驗交織的趨勢。數字展陳在滿足個性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云游敦煌”上,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壁畫的方式,既可以按照朝代來參觀,也可以由不同的壁畫主題進入,甚至可以按照顏色來檢索。松綠、空青、鈷藍等顏色連綴起當時印染手工業與美術發展圖景,為人們揭示壁畫藝術的豐富內涵。
在數字場景中激活中華文化瑰寶,我們希望達到“人在畫中游”的效果,讓用戶在指尖游覽文化遺產時,仿佛在看電影、玩游戲一樣,有貫穿始終的完整體驗。對文化遺產“仰之彌高”可能引發敬意,不過也容易產生距離感,而影視與游戲的互動性、趣味性可以拉近人們與文化遺產的距離。在數字敦煌沉浸展上,觀眾可以佩戴虛擬現實設備,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絕倫的壁畫世界,飛躍云端奏響天籟之音,還有機會錄制一段虛擬拍攝紀念視頻。希望這種新穎的形式能讓更多人了解和愛上敦煌。
云游敦煌
這兩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給文化產業深度數字化進一步開辟了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校準前沿技術發展方向,做好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的連接器,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讓歷史文化更好滋養當代生活。
文章作者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水利史展示廳是一個集歷史、文物、科普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能讓市民更直觀地觸摸歷史脈絡,感受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底蘊。2022年5月,韓江局潮州供水樞紐韓江水利史展示廳順利建成并通過驗收,進一步夯實潮州供水樞紐水情教育基地場館設施基礎。
3月25日,第11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糖酒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開始,位于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的茅臺展廳,以獨特新穎的展廳設計、豐富多彩的產品陳列,成為現場參觀者拍照“打卡”的焦點。
創新基地的展廳可以作為招商、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通過對區位、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優勢的展示,以及創新基地發展歷程、建設成果等內容的展示,讓觀眾在第一時間了解并產生好感。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作為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三大戰略性平臺之一,深汕銳博特創新基地項目展廳在日前建成開放,將集中展示基地的規劃愿景與發展實力,為基地邊建設邊招商創造良好條件。
廉政教育展廳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是黨的思想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地區都開始建成了一批清廉教育基地,為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清廉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些地方甚至設立網上廉政法紀主題教育展館和黨性教育館,進一步擴大教育受眾面。近日,江門海關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廉政警示教育云展廳,讓干部職工隨時保持教育“在線”。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8月4日發布通知,為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續鞏固長春市疫情防控成果,結合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工作實際,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實行預約入館、展廳暫停開放。
特色文化展示體驗中心是作為當地文化的集中展示,在展示體驗中心中,可以欣賞到各地的特色文藝演出、非遺產品展銷等;也可以購買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通過這些活動,游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和人文風情。3月29日,在曹州古城范希正故居的魯錦文化展示中心,一件件精美的魯錦工藝品有序陳列,展館將于近日正式開館,讓更多游客體會到菏澤魯錦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跟隨記者鏡頭先睹為快吧。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標識使用說明,此標識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的唯一指定標識。
為進一步提升壩光展示廳整體形象,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大鵬新區壩光開發署于2021年5月11日至6月6日對壩光展示廳進行內部升級改造,屆時一樓展陳館、二樓多功能廳將暫時關閉,二樓小會議室可正常使用。給大家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近日,位于平望鎮的蘇嘉鐵路遺址文化展覽館建設進度條“刷新”,主體建筑部分完成70%,建筑結構已經搭建完畢,正在進行內外粉刷和墻面貼磚工作,整體施工進度60%左右。在建的展覽館旁,是將于明年通車的滬蘇湖鐵路,新老鐵路將在此相遇并上演穿越時空的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