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中國建筑博物館位于武漢光谷新中心,鄰九山湖與九峰山,屬“中建城市之星”系列。項目總面積52506平方米,地上11495平方米,地下41011平方米,由中建三局籌建。展館位于光谷科技區,使用面積近萬平方米,共六層。
二、展館定位
中國建筑科技館是專業科技博物館,致力于展示、研究、傳播和推廣中國建筑文化、工藝與科技。它挖掘建筑歷史,展現科技演進,推動文明進程,弘揚卓越建筑文化與前沿科技,樹立文化傳承與科技傳播的不朽豐碑。
三、空間布局
地下一層至地上一層為展廳,展現中國建筑科技發展脈絡。一、二層設公共區域供交流休憩。三、四層間的全球幕影院提供震撼視聽體驗,開啟沉浸式之旅。
四、展陳思路展覽按時代順序,通過專題形式展現中國建筑科技的四個發展階段:從啟蒙至巔峰的古代經典時期,中西交融的近代過渡時期,模仿探索至多元融合的現代繁榮時期,以及與時俱進的當代創新時期。這些階段不僅反映了時代特色,還展示了不同時期中國建筑的風格與技術特征,激發人們對未來建筑的無限遐想。展覽的設計緊密圍繞這些階段進行。
五、空間設計踏入正門,序廳躍然眼前。映入眼簾的是木結構設計,其井然有序的排列與富有節奏感的韻律,無聲訴說著 “技術發展的終極歸宿乃是對美學的不懈探尋” 這一理念。木質材料的運用,宛如冬日里的暖陽,為空間注入融融暖意,更如同將自然的質樸本真引入其中,賦予其渾然天成的質感。
六、中國古代建筑科技進入展區,可見粗壯原木柱挺立,既支撐空間又似自然之魂,散發原始氣息。設計師巧妙布局,使之井然有序。梁與柱呼應,如自然編織的紋理,勾勒出貼近自然又和諧的美感,如凝固的森林樂章,觸動觀者心弦。
七、中國近代建筑科技中國近代建筑科技風貌獨特,吊裝懸掛設計與實物模型配投影,為建筑展示增新維。此展現形式與裝配式建筑雛形,共顯中國近代建筑創新,直觀展現科技發展脈絡與歷史底蘊。
八、中國建筑科技從現代走向未來該展區主要展示新中國成立后,建設首當其沖嘗試將新興的社會風尚表達出來。該展區主要以數字透明屏+數字投影結合實物模型等方式展示,從民族風格,到受蘇聯影響的國際風格,再到為勤儉節約而嘗試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及改革開放后所帶來的多元化風格,中國建筑經歷了繼承、改正、汲取及開放的探索歷程。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發現臺灣》是一個常設展覽,專門展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臺灣自然和原住民寶藏的歷史,以及一個世紀前建立這個機構的日本研究人員的歷史。展覽的布景將過去與未來聯系起來,通過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館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質疑文化遺產的前景,面對當代臺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視頻和聲音裝置。
10月16日上午,江蘇有線數智廣電融創展示廳正式開館,為了更好地順應新趨勢、新要求、新發展,充分展現江蘇有線數智全業發展歷程和最新成果,“數智廣電融創展示廳”在公司“廣電智慧生活館”原址全面升級,著力打造江蘇有線對外行業形象宣傳的新窗口。
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和13個分展區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官網和H5頁面全景展廳正式上線。觀眾可以通過在線展廳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地欣賞“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全部展出作品,歡迎在線觀看。
村史館的建設既可以融入村莊的鄉情記憶,見證村莊的發展歷程,也可以成為留住鄉愁、凝聚人心、傳承文明的重要窗口,這里傳承了幾代人的記憶,能夠喚起每個人心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六郎莊村史館自2018年5月成立“六郎莊村史館籌建組委員會”,2019年10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了多次實地考察學習、場館選址、項目上報、資金籌措等環節,在海淀區民防局、海淀鎮及萬柳集團的支持推動下,6月28日,六郎莊村隆重舉行了村史館開館儀式。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行書、草書部分)于明日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開展。12月5日上午記者在這里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布展,作品的展出位置已確定,后續將進行作品掛墻、燈光調試、安放參觀路線導引牌等工作。
警示教育主題展廳的建設和運用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正風反腐成果對全市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展廳內各個主題的展示,精心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警示教育展廳,使警示教育實現了陣地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70%的交易,都是通過交易展會直接、間接產生,參展的成本只相當于企業其他營銷模式如廣告投放的七分之一。成本低,范圍廣,效果佳的營銷方式,有志于開發、開拓新產品、新渠道的企業將其作為開拓市場、升級品牌的主要手段。
即日起,荊州新城城市展廳正式對外開放,該展廳是荊州新城推廣、招商、宣傳的重要平臺,全面展示城市規劃、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招商政策等。廣大市民可通過“荊州新城”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了解正在建設中的荊州新城,沉浸式體驗荊州新城帶來的科技魅力。展廳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
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與展示的重要載體,其設計不僅需要展現歷史的厚重感,還需通過空間、視覺和體驗的多維度融合,讓觀眾在有限的空間內感受到無限的文化魅力。長城博物館作為一個典型案例,完美詮釋了博物館設計的“三部曲”:策劃、設計與實施。本文將以長城博物館為例,深入探討如何通過這三個步驟,打造一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文化展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