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中,一座嶄新的地標性建筑拔地而起,它以其獨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這座建筑,就是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它的外觀巧妙地將梵凈山的秀美、蘑菇石的奇特、漢語拼音縮寫“GZ”以及貴州獨特的梯田地貌等元素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畫卷。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這里不僅匯聚了古生物化石、礦藏資源等珍貴的地質寶藏,更是一個集科普教育、科研交流、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博物館以國際視野為引領,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具有貴州特色的地質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貴州、探索自然的窗口。館內設有四個常設展廳,分別是“神秘貴州”、“多彩貴州”、“富饒貴州”和“奮進貴州”。這四個展廳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貴州地質奇觀的完整畫卷。
1、走進古生物王國
神秘貴州廳在神秘貴州廳,觀眾將被帶入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生物世界。這里以“古生物王國”為主題,分為沉積巨著、生命源頭、龍的故鄉、陸地尋蹤四個部分。地層,被形象地比喻為記載地史的“書卷”;巖石,則是構筑地史書卷的“紙張”;而化石,則是解讀地史的“文字”。通過454件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標本,觀眾可以親眼目睹遠古生命的遺跡,感受生命進化的奇妙歷程。
在沉積巨著展區,觀眾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地層堆積,它們如同一部厚重的歷史書,記錄著地球億萬年的滄桑巨變。生命源頭展區則展示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態,從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復雜的多細胞生物,生命在這里綻放出絢麗的色彩。龍的故鄉展區則以貴州特有的龍化石為主題,讓觀眾領略到遠古時代恐龍的雄姿。陸地尋蹤展區則通過一系列場景復原和多媒體影片,帶領觀眾走進史前生物的生存環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壯麗。
探索喀斯特王國多彩貴州廳多彩貴州廳以“喀斯特王國”為主題,分為滄海變遷、追根溯源、經典地貌、地質旅游四個部分。在這里,觀眾將領略到貴州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滄海變遷展區通過一系列地質模型和圖文資料,展示了貴州從海洋到陸地的演變過程。追根溯源展區則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讓觀眾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機制。經典地貌展區則展示了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如瀑布、峰林、峰叢、溶洞、峽谷、天生橋等。這些景觀以其獨特的形態和壯麗的景色,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觀賞。地質旅游展區則提供了貴州喀斯特地質旅游線路和景區介紹,讓觀眾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了解背后的地質知識。
2、領略黔中寶藏:富饒貴州廳
富饒貴州廳以“黔中無閑石、貴地多寶藏”為主題,分為黔礦之富、黔礦之成、黔礦之優、黔礦之用和黔礦之美五個部分。這里展示了貴州豐富的礦產資源,讓觀眾領略到地球科學的神奇魅力。
黔黔礦之富展區通過一系列礦石礦物標本和圖文資料,展示了貴州礦產資源的種類和儲量。黔礦之成展區則通過模擬實驗和多媒體影片,讓觀眾了解礦石的形成過程和機制。黔礦之優展區則展示了貴州礦產資源的優質特點,如鋁土礦、磷礦、錳礦等,這些資源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黔礦之用展區則通過一系列應用場景和實物展示,讓觀眾了解礦石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黔礦之美展區則展示了貴州礦物的美麗和珍貴,如水晶、瑪瑙、玉石等,這些礦物以其獨特的色彩和紋理,成為了人們喜愛的藝術品和收藏品。
3、見證貴州自然資源發展歷程:奮進貴州廳
以貴州自然資源發展歷程為主題,分地質礦產篇、地理測繪篇、土地管理篇三個部分。這里通過一系列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圖片資料,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貴州自然資源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地質礦產篇展區通過一系列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實物和圖片資料,展示了貴州地質礦產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地理測繪篇展區則通過一系列地圖和測繪工具展示,讓觀眾了解貴州地理測繪事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土地管理篇展區則通過一系列土地政策和土地利用規劃的資料展示,讓觀眾了解貴州土地管理事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在奮進貴州廳中,觀眾還可以看到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手稿,如李四光等老一輩地質學家的珍貴手稿和研究成果。這些文物和手稿不僅記錄了貴州自然資源事業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地質礦產事業的蓬勃發展。
武陵稅務文化展廳采用“黨建紅”和“稅務藍”相結合作為主基調,由皂果路辦公區一樓因地就宜改建而成,總面積約420平方,展廳將“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稅強國”的中國稅務精神和“歷史傳承”作為主線貫穿始終,以圖像文字、實時數據展示相結合,生動展示了武陵稅務人踐行初心,使命擔當的具體實踐。
地方文化通過展廳這種展現形式更好與觀眾發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品,建設展廳更好的將這種文化留存并傳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為講好粵西航道發展故事,2019年初,粵西中心黨組決定建設粵西航道文化展廳。
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會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國科協啟動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工作。
網上展廳(VirtualExpo)是一種在互聯網虛擬空間上進行企業和產品展示的方式,主要采取“圖片+文字信息”的展示形式,它既可以作為實體展會的線上版,也可以作為企業網站中的產品展示專區。11月25日,“佛味鮮生”網絡展廳正式上線,佛山“粵菜食材米其林”最強指南來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計劃推出智慧展廳,預計在4月份對公眾開放,屆時可以在這里看到博物館怎樣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傳輸,對文物的狀況進行監控,并進行多元化的呈現。
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亦莊分會場“設計遇見人工智能”主題活動于9月26日——9月30日舉辦開放日活動,展示經開區人工智能領域產品,內容以人工智能為發展方向,展廳陳列以歷史-現狀-未來的邏輯為線索,從AI的簡史到AI大數據,三類機器人及智能醫療、工業、家居等全面展現了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健康教育展廳選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健康主題,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示,讓游客在輕松的參觀中,了解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樹立健康生活理念。9月15日,濟南市槐蔭區南辛莊街道以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濟南市首家互動體驗式綜合性全民健康教育基地落戶槐蔭區南辛莊街道,經過近四個月的精心籌備,匠心打造,當天喜迎全市科普愛好者。
羅湖美術館是羅湖區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前身為“羅湖創意文化廣場”,建成于2007年,2017年2月,美術館正式作為政府公益性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場館分為展館和戶外廣場兩部分,占地面積8698㎡,建筑面積3848㎡。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廳6個,學術報告廳1個。主要開展各類展覽、公共教育、藝術收藏和學術研究等活動。常設品牌活動有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深圳國際攝影周、“雙城墨韻”書法聯展、“美的熏陶”系列公教活動等。
2月12日消息,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于2月6日宣布,4 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可零距離了解現實版流浪地球 MOSS 雛形。截至2月10日15時,4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活動預約報名人數已達 2169 人,是既定參觀人數(30 人次)的 7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