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啤酒,這個源自西班牙南部城市馬拉加的傳統啤酒品牌,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一直延續著它的釀造傳奇。為了向公眾展示其豐富的品牌歷史和獨特的釀造過程,維多利亞啤酒的釀酒廠變身為一個互動的參觀體驗中心,讓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這一傳統飲品的魅力。
室內設計巧妙地采用了陶瓷這一材料,紅色和白色——企業標志性的顏色,被用來為工廠空間賦予一種清新而現代的氛圍。設計團隊創造了一個連續的步行通道,將游客引向一段穿越時光的旅程,從1928年馬拉加的啤酒歷史展覽開始,穿越釀造工藝展示區,最終到達品酒室和品牌商店。
為了提供空間使用的靈活性,所有家具都裝上了輪子,可以根據不同的活動需求進行調整和移動。而超大的標志性“VICTORIA”標志和對歷史陶瓷壁畫的重新詮釋,則為任何類型的活動提供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確保品牌的視覺形象在每個角落都得以凸顯。
瓷磚作為傳統安達盧西亞建筑的特色材料,在維多利亞啤酒的展覽空間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瓷磚構成的網格不僅支撐了定制的模塊化字體設計,其寬度各異,適應了多種表面的比例,而且整個展覽系統和圖形設計也與瓷磚的標線相協調。這樣的設計手法為建筑實現了一個堅實而個性化的視覺形象,不僅使工業空間變得更加宜人,也使其能夠輕松轉換為適合參觀游覽、音樂會、活動等多種用途的多功能空間。
維多利亞啤酒的這一展覽空間,不僅是對品牌歷史的一次致敬,也是對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融合的一次創新嘗試。它展示了如何將一個工業遺址轉變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和社交場所,同時為品牌提供了一個展示自身故事和價值的絕佳平臺。
此次由信可威團隊布展設計的麥克奧迪企業文化展廳空間展陳項目,以企業沿革為始,通過豐富的展示手段,獨具特色的展示形式,打造集“現代化、情景式、高科技、互動性”為一體的全新數字多媒體展廳,展現麥克奧迪公司的強大實力和突出貢獻,塑造優秀的企業形象,讓每位參觀者深切感受麥克奧迪對于行業的推動性力量,凸顯公司的行業引領地位。
在高檔展廳,每一處設計皆是藝術與品質的完美融合。以簡約大氣的空間布局,彰顯高檔產品的奢華質感。靈動的線條與柔和的燈光交相輝映,營造出獨特的視覺盛宴。
為了慶祝木內建設公司有限公司成立100周年,野村公司協助其與靜岡縣政府合作建立了一個企業博物館。這個博物館不僅是對Kiuchi公司歷史的一次回顧,也是對其在預拌混凝土和預制混凝土工廠領域所取得成就的展示,同時它也承載著與客戶溝通和人才招聘的重要使命。
序廳作為觀眾對展館的第一印象,是整館的名片。對于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故鄉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于無聲無息中浸潤在一個人的血脈里,縱使少小離家,雙鬢斑白,也依舊鄉味不忘、鄉音未改,故鄉縈繞在心頭永遠不曾遠去。序廳我們以還原桂林秀甲天下的山水為主要脈絡,參觀者可以踏上竹筏,觀看周遭的山水人文,同時兩側的投影片也向參觀者娓娓道來不同年代人記憶中的桂林印象,營造一種參觀者乘上竹筏泛舟于漓江的美好體驗,以桂林人的鄉愁勾起每一個人獨屬于自己的鄉愁。
總述:位于杭州西面山區,規劃面積為287平米,使用多層小樓里的一層,集展示、體驗、特色非遺展品售賣于一體相地:杭州向西北方向驅車2小時至大山腳下,沿山間蜿蜒細小的山路緩緩而上,沿途陡峭的山坡 上“點”滿了有序的茶樹“球”,沐浴在陽光下,顯得層次分明,空氣間毫無雜質,干凈立意:好山好水生好茶,水清葉綠枝繁茂,將戶外山青水秀的清朗,當地茶農地道的制茶文化引入室內,與其共融共通,亦如生于山間的嫩芽,與茶農、大山、溪水,一同經歷著春夏秋冬的變化與成長。
信可威為本次唯綠中央廚房企業展廳設計施工項目做全程的設計施工一站式服務,歷時一個月時間,通過專業的設計理念和展示形式,將唯綠的企業發展史、文化、愿景及中央廚房整體解決方案等信息融為一體,為參觀唯綠展廳的客戶呈現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與背景實力。
自1964年成立以來,奔達工業一直以其卓越的技術和不斷的創新精神引領著工業界的變革。作為冷彎批量生產環形齒輪技術的創始企業,奔達工業不僅賦予了“BENDA”一詞以深刻的含義,還通過其技術和產品將這一理念傳遞給了全世界。奔達工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般鋼材的冷彎技術。然而,隨著機動化的迅速發展,公司不斷創新,建立了“彎管法”這一革命性的金屬環制造技術。這項技術不僅節省了資源,還顯著提高了成品率,為奔達工業在全球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認可。
GLOW 是一個以透明度和閃耀為主要特色的化妝品品牌,Indiesalon 負責設計他們的陳列室。Indiesalon 的目標是在約 11 坪的小空間(包括外部)內和 Garosu-gil 一條小巷內的有限位置內創建一個能夠清晰展示 GLOW 的色彩和特征并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展廳設計。
本展示中心不僅是和美鄉村建設成果的集中呈現地,更承擔著政策宣貫、示范引領和社會教育三重功能。展陳內容圍繞“產業發展、生態文明、鄉村治理、農文旅融合”等核心維度展開,采用一館多用、多媒體融合的設計策略,通過抽象藝術、互動科技、沉浸空間等方式強化視覺與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