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以“序-總-分-總”展示敘事為邏輯,從智能制造史的宏觀維度到企業概況,再到微觀的專精細分智造領域,最后到尾廳未來洽談暢想,同時將科技裝置融入藝術空間,營造出具有科技感、未來感、藝術感、美感的科幻場景。
展示策略分為工業史概述、企業品牌與產品詳述、產品展示、回顧總結四個篇章。以觀者的情緒體驗結合展示策略將空間劃分為:“升向未來”、“工業史館”、“全息智造”、“營造未來”、“智造之核”、“未來空間”六個部分,調動受眾情緒的同時強化品牌及產品記憶。
升向未來
展廳以步梯作為敘事起點,通過品牌墻的明亮星球背景搭配懸浮感的步梯,仿佛穿梭星空,步入未來。
工業史館
踏入二樓的 “智能制造博物館”,一場工業發展史的場景空間演繹即刻拉開帷幕。
天花上的動感燈膜,如靈動的星光,與導光玻璃展臺逐層點亮,宛如破曉的曙光,將不同時代的智能制造產品實物緩緩呈現在眼前。
背后的影片隨參觀者的腳步移步換景,生動講述著從工業發展史 1.0 的蒸汽時代,到 2.0 的電氣時代,再到 3.0 的信息時代,直至當下 4.0 智能時代的波瀾壯闊歷程。
全息智造
移動門打開,進入”全息智造“區,以全息影像情景代入整體介紹,通過兩個機械臂與全息屏結合,講述企業智能智造的故事,回應了”工業史館“結尾留下企業起源的問題,為后面的”智造未來“的展開做鋪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區域左面墻以霧化玻璃的形式展示榮譽資質與創意團隊,霧化時是簡約剔透的磨砂玻璃墻,參觀者靠近時,信息呈現,科技感十足。
右面墻以長條數字屏的方式展示企業的發展節點,發展還在繼續,歷程還在延伸,數字屏滿足科技公司信息頻繁迭代的功能需求。
營造未來
穿過霧化展示墻,伴隨著“營造未來”區門口通道電子玻璃上專業術語的閃爍移動,仿佛穿越到未來智造領域。
結合企業自身產品進行空間布局,聚焦典型行業細分應用,講述新能源、3C電子、汽車、精密工業等行業的多場景解決方案,呈現出企業從技術創新到整體生產智能化的建設與升級改造。
讓參觀者直觀了解計算機視覺技術,對語義、圖像、感官的理解會基于更深層次的認知,相信未來人工智能的方向會融合,重塑“人”與“機器”的關系。
智造之核
“智造之核”以懸掛的電子玻璃方塊裝置形式呈現企業的未來藍圖,這既是企業未來制造智能+的總結,也是未來的起點。
整個展廳以環形觀展流線,觀眾可以了解工業史的發展歷程、企業的品牌發展路線、技術產品核心能力、各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傳遞“未來智能+”無處不在的理念,進一步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的企業認知,為觀眾帶來“智能化”的極致體驗。
本展廳在國家戰略和企業實力的宏觀背景下,以國際化、現代化、科技化的設計思路進行打造,充分考慮展廳在不同使用情況下的展示模式,以期與展廳背后所代表的企業實力和項目背景所匹配。
“綠色黃金——17-19世紀中國和歐洲的海上茶葉貿易展” 是一場聚焦特定歷史時期、特定貿易領域的特色展覽,為觀眾呈現了茶葉在東西方交流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背后的文化與經濟故事。
龍華生態文明展覽館位于民治街道致遠北路11號,館內共布局美麗龍華、奮斗龍華、綠色龍華和數字龍華7個篇章。
在醫療與科技深度融合的今天,醫療展廳不僅是醫療成果展示空間,更成為了傳遞行業使命、普及科技知識、連接公眾與醫療領域的重要紐帶,如何通過設計語言詮釋醫療行業的專業性與人文關懷?設計團隊以基因鏈為靈感、藍白為主色調的醫療展廳陳列,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踏入這座長方形的暖通展廳,仿佛穿越到了一個科技與舒適交織的三維夢幻空間。三層布局,每一層都蘊含著獨特的設計細節與魅力。
信可威為本次唯綠中央廚房企業展廳設計施工項目做全程的設計施工一站式服務,歷時一個月時間,通過專業的設計理念和展示形式,將唯綠的企業發展史、文化、愿景及中央廚房整體解決方案等信息融為一體,為參觀唯綠展廳的客戶呈現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與背景實力。
如何讓黨建教育深入人心,讓紅色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答案或許就藏在“沉浸式體驗”之中。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精心設計的黨建展廳,探索它們是如何通過沉浸式體驗,打造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紅色教育空間的。
展廳設計結構層級交錯,幾何穿插,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移步異景,游走于展廳,便可發現設計給空間所帶來的裝飾選材多種多樣。
以色列國家電力游客中心自2018年竣工以來,以其6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為游客提供了一種激動人心的數字體驗。這個獨特的游客中心摒棄了傳統的個人數字屏幕站體驗,轉而提供了一種整體虛擬體驗,讓游客在一個小時的互動時間內深入了解以色列的電力生產和運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