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
在當今時代,科技越來越多進入生活,也提升博物館的公共服務水平。比如敦煌研究院通過多年的文物數字化保護探索,建立了敦煌石窟數字化檔案;各大博物館也紛紛推出智能導覽、網上虛擬展廳、VR互動等,提升公眾的觀展體驗。
上海博物館在打造智慧場館的設計方面也邁上了新臺階。1月6日下午,上海博物館分別與上海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阿科瑟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三家科技企業和單位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及智慧文化場館建設等相關的業務合作。
2019年4月,上海市經信委征集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上海博物館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得到專家認可,并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已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閉幕式上發布。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上博將打造“智慧場館”: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先行》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圖片來源網絡。
展標墻以江南建筑的屋檐屋脊為設計靈感,提煉后作為標志性的亮點。一側設置為LED大屏,平時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進行非遺查詢,需要互動講解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交互的形式,選取地圖上的不同區域將遂昌非遺進行演示,讓序廳更加生動鮮活地展示主題。
依托數字技術的浪潮,揭開光與色彩的奧秘,創造形態的無限趣味,拓寬聲音的表現力,激發智能藝術的無限能。它宛如一座橋梁,緊密聯結藝術的傳播、表達與創作,引領我們步入新的藝術天地!
為加強黨建引領,踐行“三能”要求,凝聚精神力量,深化全警教育,永葆黨的先進性、人民警察政治本色,建設公安三能展廳讓“三能”成為全警可參照、可學習的現實案例,并鼓勵全警人人成為“三能”的踐行者、代言人,近日,淳安縣公安局更是把“三能”重要指示作為對民警進行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常悟常新,設立踐行“三能”展示廳,用視頻、圖片、實物等,全面生動呈現“三能”重要指示從誕生、發展到傳承的歷史脈絡和生動實踐。
南水北調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攻克了一道道世界難題,也創造了諸多世界之最與中國之最。集團設計打造南水北調展廳,將這段歷史娓娓道來,讓每一個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展廳位于北京市房山區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惠南莊泵站的南水北調展廳。
2021年初,椒江區檢察院打破常規,利用VR技術全景拍攝實景復刻,將基地實景1∶1還原制作成“云上展廳”,實現足不出戶便“跨越山海 云游展廳”。近日,椒江檢察“云上展廳”在“椒江檢察”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這也是全國首個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VR展廳。
7月1日,由中國青年報社與共青團河南省委共同推出的“紅旗渠精神”云展廳上線,在“Web3D引擎+AI智能交互”技術支持下,數字講解員青雨首次亮相,全程帶你解鎖“數字沙盤”等元宇宙新技術,直觀感受老一輩建設者“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體驗震撼人心的現代傳奇。
習近平總書記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
根據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和國防動員宣傳教育工作安排,8日,洛陽市國動辦(人防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國防動員“云展廳”有獎體驗活動,活動將持續到5月13日。
殘聯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是一個專門展示殘疾人輔助器具和無障礙設施的場所,旨在促進殘疾人更好地參與社會,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近日,鄱陽縣殘聯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設立。縣殘聯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體驗輔具和無障礙設施的殘疾人細心介紹各輔具的功能,詢問他們在日常中使用輔具所碰到的實際問題,詳細記錄他們需要的無障礙設施,盡力滿足每一個殘疾人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