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虛擬現實是最近出現比較熱門的技術,它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讓用戶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提供了更真實的互動模擬體驗,而vr虛擬技術在展館中的應用越來越流行,比如順義首個VR虛擬展館“網絡鄉愁博物館”日前上線,觀眾關注“仁義和順”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
在博物館里,可以聽到最地道的順義“土話”,看到最具時代印記的老物件、老照片,感受順義從京郊糧倉到服務業大區的發展蛻變。
網絡鄉愁博物館涵蓋五大主題,包括順義家鄉話、戀物志、舊時光、故事匯、品牌集等。據悉,展出的珍貴文物、照片、影像是仁和鎮面向全區各鎮街征集而來,既有接地氣的“家鄉話最美故鄉音”欄目,展現活動投稿率最高的順義“土話”,將順義人隨和堅毅的“腔調”和淳厚樸實的民風溫暖呈現;也有高大上的“品牌集奮斗成就夢想”欄目,通過展示對順義經濟做出突出貢獻企業的發展史、榮譽、品牌故事等內容,展現順義區的發展歷程。
虛擬技術的出現,給展館帶來了一系列可能,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想看,隨時隨地,只要你有網絡。而順義的網絡鄉愁博物館線上展館的出現正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未來這種技術的流行將會成為趨勢。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文物展廳不僅僅在于再現歷史,更具教育意義,是青年一代傳承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傳統美德的最好教材。湖北黃岡具有悠久的歷史,2022年1月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建成了供銷印象展廳,至昨日,展廳共接待2500余名觀眾。
水利史展示廳是一個集歷史、文物、科普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能讓市民更直觀地觸摸歷史脈絡,感受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底蘊。2022年5月,韓江局潮州供水樞紐韓江水利史展示廳順利建成并通過驗收,進一步夯實潮州供水樞紐水情教育基地場館設施基礎。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特別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興旅游方式的出現,讓更多人開始習慣以自助探索方式發現與體驗相對冷門的文化點位,為中小博物館帶來了更多的曝光機會與潛在觀眾。
13日,重慶郵電大學校史展覽館升級改造后重新開館。校黨委書記李林、校長高新波以及學校的老領導、離退休代表、師生代表共100余人參加了校史展覽館開館儀式。
在長江的滋養下,湖北這片沃土孕育了璀璨的楚文化。走進湖北省博物館,如同翻開了一部厚重的歷史畫卷,而“楚國八百年”文化陳列無疑是其中最引人入勝的篇章。展覽通過精心策劃與布置,將楚國的歷史、文化、藝術以及楚人的精神特質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仿佛引領我們穿越千年時光,親歷那個曾經的輝煌時代。序廳虎座鳥架鼓的震撼踏入“楚國八百年”展廳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墻,上面雕刻著虎座鳥架鼓這一最具特色的楚國文物。虎座鳥架鼓,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成為了楚文化的標志性符號。鼓身置于虎座之上,兩只展翅欲飛的鳳凰作為支架,整體造型既威武又靈動,仿佛在訴說著楚人勇敢、智慧的品質。這一浮雕不僅為整個展覽奠定了濃厚的楚風楚韻基調,也預示著我們將要踏上一場探索楚文化奧秘的旅程。
校史館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博物館,它承載著學校的發展歷程、文化傳承和榮譽成就。一個設計獨特、內涵豐富的校史館,不僅能夠吸引師生的目光,更能激發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3月18日,武漢輕工大學校史館正式上線該平臺,即日起,湖北大中小學師生及學生家長,可通過“百校百館”線上平臺一鍵預約,實地打卡該校校史館。
傳承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生命工程,7月3日,瑤海區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區精心打造的“雷鋒文化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對于觀藝術展的人來說,最近因為疫情不能出門觀展,尤其各大藝術館、展館、博物館都沒有開門,所以藝術展線上展出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也給觀眾帶來了另類的新體驗。
疫情的爆發,線上展廳、云展覽越來越受到會展界的關注和重視,云展館具備相對完備的展示功能,能夠隨時隨地足不出戶就可看到想看的內容。本月14日,由江蘇省徐州市總工會牽頭組織策劃的“紅色印記·勞動最美”徐州勞模(先進)風采攝影展暨淮海經濟區青年書法名家邀請展云展館上線。這是徐州市總工會運用VR技術,在全省工會首家打造的720%uB0全景勞模風采主題漫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