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
湖北省博物館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湖北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移動咪咕聯動湖北省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盤龍城博物院,以“解讀湖北歷史,5館直播在線揭秘”為主題打造了此次“云博物館”系列活動,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大型禮樂重器——曾侯乙鐘,“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等珍貴館藏都將在此次云博物館展區亮相。用戶可登錄咪咕圈圈等APP和“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H5,進入“云博物館”專區,通過云講解、云導覽、VR看展三個模塊功能,深度云游湖北各大博物館,近距離欣賞博物館的珍貴館藏。
全國首個“5G智慧博物館”APP正式上線
注:如何云觀展博物館-app應用搜索“5G智慧博物館”即可在線瀏覽博物館
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博物館的“云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用數字化的技術創新展陳方式,既是創新傳承歷史文化的需要,也提升了公眾的觀展體驗。作為新媒體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中國移動咪咕未來將繼續攜手各大博物館,深入挖掘文物內涵,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更多用戶帶來文化領域的全場景沉浸式體驗。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網上展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參觀體驗。日前,攀枝花市“廉潔文化基地網上展館”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一上線,便引來眾多黨員干部群眾“云游”打卡。
沉浸式展廳,用沉浸式科技對企業進行展示的方式方法及策展思路方案,線上線下整合傳播的一種新型企業展館形式,更大的達到提高公司整體知名度的效果。5月11日上午,地處佛山季華路CBD中心的鳳鋁大廈正式啟用。鋁型材行業首個沉浸式展廳落戶佛山,為鳳鋁的全球化布局帶來新展望。
元宇宙融合了多門技術,其數字孿生、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讓現實世界延伸到虛擬世界里,讓企業、行業和社會的現實世界,通過數字化、虛擬化,重新塑造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平行的世界。昨日下午,由盈趣科技主辦的“2023工業旅游創新發展論壇”在盈趣科技創新產業園舉辦,論壇上盈趣科技元宇宙展廳宣告正式啟動。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稅務局在模范機關建設中突出“講政治”要求,通過推動紅色教育數字化,借助數字化形式將全國各地優質紅色教育資源進行“集中移植”,豐富AI、VR等信息技術應用,打造了“新時代智慧黨建云平臺”并成功上線,通過“互聯網+紅色教育”模式,有效倡導“稅務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理念,以“數字引擎”激活模范機關建設新方式,推進全員政治教育新實踐。
玉涵堂即吳一鵬故居,俗稱閣老廳,位于閶門外廣濟路東楊安浜16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吳一鵬(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累官至大學士,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故居現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臨小河(其西段已填塞),東近通關橋,過橋即山塘街。其正路偏東,第一、二進為樓,第四、五進是與兩廂連通的走馬樓。第三進主廳即"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東西兩山墻貼磚細墻裙,青石鼓墩柱礎,軒敞古樸,尚屬明代遺構。除主廳外,均為清代建筑。
城市規劃展示館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學術交流的平臺,也是市民參與城市規劃的重要渠道,為了滿足未來城市規劃展示館的功能要求,其展示形式的科技性和藝術性迫切要求進一步快速發展。3月2日,位于杭州西站地上二層(6米夾層)東南區的“在西站”規劃展示館正式啟用。
12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中參觀的觀眾。國家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展出。煥然一新的展陳設計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25日,奉賢烈士事跡陳列館正式開工,未來,這里將成為奉賢新城之“紅色城市地標”,旨在展示奉賢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革命主義崇高精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奮勇擔當時代使命。
作為遼寧省科技活動周的一項重要內容,5月29日,遼寧省科技創新成果展示中心(沈陽)啟用儀式在遼寧省科學技術館舉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