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址是人類是人類活動的歷史見證,而在遺址上建設的展廳,不僅僅保護了遺址挖掘出來的文物,同時也讓游客更近距離飽覽當地遺址風采,感受當時歷史的氣象,湖北荊州楚王車馬陣景區的車馬陣展廳是在考古發掘遺址上就地修建的,歷時7個月提檔升級的楚王車馬陣景區展廳,在8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新建成的車馬陣展廳,占地面積8200平方米,從熊家冢車馬坑考古發掘與科學保護、規模與布局、出土車馬類型等方面全面展示楚文化、車馬文化以及東周墓葬禮制文化,是一座集游覽、體驗、科研、教育為一體的遺址類專題展館。
楚王車馬陣景區:(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川店鎮張場村。
文章來源:荊州新聞網,詳細點擊《楚王車馬陣景區提檔升級后正式對外開放!》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5月22日上午,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開館儀式暨“上座”——留余齋藏中國古代坐具展在橫欄鎮舉行。該館作為橫欄鎮高端文旅項目之一,其成立是橫欄鎮不斷完善公眾文化設施,推動文化賦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文物展廳不僅僅在于再現歷史,更具教育意義,是青年一代傳承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傳統美德的最好教材。湖北黃岡具有悠久的歷史,2022年1月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建成了供銷印象展廳,至昨日,展廳共接待2500余名觀眾。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堅定疫情防控必勝信心和決心至關重要。為便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工作合力,威海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推出威海市國防教育基地360度全景式網上展館,讓更多人從先輩先烈身上汲取信心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各就各位,發憤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標識使用說明,此標識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的唯一指定標識。
近日,為紀念錢學森學長誕辰110周年,西安交通大學上線錢學森文化數字展廳,以數字化技術助力錢學森精神的弘揚與教育思想的傳承,為參觀者提供在線講解服務。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數字技術進入人們的視野,數字化展廳是把多媒體系統和數字化的技術工藝成為展現,通過人機的交互技術去引群眾欣賞,11月30日,為創新水文化傳播方式,武漢市江灘辦主動籌劃數字展廳,讓市民游客足不出戶就能觀展。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健康和安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美術館、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鄭州大劇院等多個市內文化場館均已臨時閉館。具備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公眾可關注各場館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最新信息。
廈蓉高速古田服務區2018年10月1日對外開放一座紅色文化展示館,這是全國第一個建在高速服務區的“紅路展廳”。在高速路上的“紅路展廳”,設立初衷系為很多司乘經過,一是打造休閑旅游給司乘革命空間,二是更好宣傳閩西革命歷史。
近日,位于定海區干石覽鎮的我市首個凈零碳實踐展廳對外開放,展廳集中展示了定海區凈零碳鄉村建設的優秀案例,傳遞綠色低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