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很多地區都有打造屬于當地的鄉愁文化展廳,來發揚和傳承鄉愁文化。近日,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深入挖掘黃閣舊村歷史底蘊,圍繞黃閣鎮發展歷程、歷史沿革、村落文化等內容,以“記住鄉愁”為主題,通過文化實物列展、圖文并茂畫展、口述講解介紹等方式展示出黃閣本土紅色文化、風俗民情,打造家門口的“鄉愁文化展廳”,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看得見舊村,聽得到故事,記得住鄉愁”。
廣州南沙黃閣鎮鄉愁文化展廳
鄉愁文化展廳里,有拆遷前的烏洲村原貌的航拍照片,還有近距離挖掘“海頭炮樓”建筑細節的黑白照片等等珍貴攝影作品30余幅,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黃閣鎮舊村建筑、歷史文物、民俗文化等歷史內涵。
除此之外,展廳里還陳列很多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如豐收牌籮斗、華南牌腳踏縫紉機、揚谷風柜、剃頭三件套等等。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迭代,曾經重要的勞動工具被逐漸淘汰,而鄉愁文化展廳就成了年輕一輩知曉老一輩勞動生活的重要線索。
4月5日是清明節,在祭奠先人、寄托哀思之時,有些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就是為民族獨立解放、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烈士。微博上的熱門話題#為什么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革命烈士紀念設施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承載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紀念、緬懷英雄烈士,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為紀念和弘揚馬玉祥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2008年10月,經積極組織籌劃,馬玉祥紀念館在青岡縣禎祥鎮建成。
全景VR健康科普云展廳,以虛擬現實技術為手段,通過360度全景沉浸式體驗方式,向公眾展示無償獻血知識、血液安全與臨床用血知識。4月18日上午,中國輸血協會全國無償獻血健康科普基地授牌儀式在青島市中心血站隆重舉行。青島市無償獻血健康科普基地,依托青島市“健康科普資源庫”平臺,建設無償獻血健康科普全景VR,實現科普基地暨主題公園全景空間全方位參觀游覽及互動,多措并舉向市民傳播健康知識,弘揚城市精神文明新風,持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全力以赴守護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為進一步做好省檔案館疫情防控工作,經研究,我館新館展廳擬于2021年8月2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近日,保山市垃圾分類展示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展示中心位于隆陽區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一樓(建設路西段),總投資50余萬元,分為生態文明、工作成效、互動體驗、成品展示、打卡留言、積分兌換6個區塊,展示了垃圾分類從“垃圾之殤”到“垃圾之治”的意義以及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成效。
在門類眾多的博物館中,自然博物館承擔著引導觀眾走近自然、了解自然、親近自然的獨特功能。新疆自然博物館擬定于7月20日(周二)至7月22日(周四)閉館,集中對展廳標本進行維護和保養。
為全面展示學校科技雙創資源、雙創成果和雙創成效,打造科技雙創綜合資源和集中展示平臺,向主流媒體介紹最新成果,作為學校重要發布前沿技術的平臺,長春工業大學積極協調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展廳建設。近日,為喜迎70周年校慶,更好地展現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長春工業大學上線了“慶祝建校70周年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線上數字展館,運用數字化、3D建模、VR全景等數字展館技術,打造數字化立體的展廳模塊,多方面集中體現雙創教育的展示成果,讓觀展者足不出戶沉浸式觀展。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關規定和要求,哈爾濱科學宮將從 10 月 20 日起恢復科普展廳對外開放,免費接待市民,并將嚴格執行測溫、掃碼、戴口罩、規范消殺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參觀者需遵守相關的防控規定。
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亦莊分會場“設計遇見人工智能”主題活動于9月26日——9月30日舉辦開放日活動,展示經開區人工智能領域產品,內容以人工智能為發展方向,展廳陳列以歷史-現狀-未來的邏輯為線索,從AI的簡史到AI大數據,三類機器人及智能醫療、工業、家居等全面展現了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百色市是全國扶貧攻堅重點區域和主戰場,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三農”工作重心已經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百色市鄉村振興農產品展銷館,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推介、展銷各類優質特色農產品,為推動供需精準對接,構建消費幫扶長效機制,該市依托鄉村振興農產品展銷館,以現場講解、品嘗試用、視頻展示等方式,從線上、線下推介本土特色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