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聊的話題是:2025年展廳設計的核心趨勢。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傳統的展板+講解模式早已無法打動觀眾。取而代之的,是能讓人“五感全開”、仿佛穿越到另一個世界的沉浸式展廳。
未來展廳的本質,是構建人、科技、空間的三體共振。它不再是被觀賞的靜態標本,而是會呼吸的有機生命體。那些跳動的數據流、重組的結構件、進化的交互界面,最終都在回答一個元問題:
2024年9月6日,上海博物館東館的江南造物館正式開放,短短半年便成為社交平臺的“頂流打卡地”。這座展廳以“詩心造物”為主題,通過1649平方米的空間,將江南文化從“器物之美”升華為“精神之境”。觀眾步入展廳,抬頭可見挑高15.4米的中庭自然光傾瀉而下,30米長的外光廊道將室內與屋頂花園相連,仿佛置身于一座現代版江南園林。
我們堅信每個品牌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設計之初,便深入挖掘客戶品牌的核心價值、文化內涵與產品特色。通過精準提煉這些元素,將其巧妙融入展覽空間設計中,為品牌量身定制專屬的視覺盛宴。無論是簡約現代風、科技未來感,還是復古經典范,我們都能以獨特的創意視角,打造出契合品牌形象且獨具魅力的設計方案。
在2024年的展示設計和商業空間中,“沉浸式體驗”不再是唯一的關鍵詞。隨著消費者對體驗需求的升級,一種更注重感官聯動與情感共鳴的設計邏輯——“五感展廳”迅速崛起。通過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這種設計不僅強化了品牌記憶,更讓空間成為一場“可感知的敘事”。
在短視頻霸屏、元宇宙刷存在的今天,展廳設計行業也卷出了新高度。傳統展板+燈箱的“PPT式展廳”早已被貼上“老年活動中心”的標簽,而多媒體技術則成為潮流。全息投影能讓人“穿越”到秦朝看兵馬俑,互動裝置讓觀眾用手勢“捏爆”虛擬星球,AI解說員甚至能和你討論《三體》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