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光輝歲月的見證者,是人類文化的結晶。位于九江市檔案館一樓的“檔案見證歷史”展廳將于近期向社會開放。據了解,“檔案見證歷史”展廳分何為檔案、檔案機構、檔案工作、圖說九江四個部分,著重普及檔案知識、宣傳檔案工作,從不同側面展示九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風貌。
九江市檔案館
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檔案伴隨著人類文明而產生,是重要信息資源和獨特歷史文化遺產。九江歷史悠久,檔案資源豐富。“檔案見證歷史”展廳將通過一份份圖表、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真實故事,讓更多市民走近檔案,走進九江歷史印記。
黨建文化展廳作為傳播黨的思想、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平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使命。近日,武定縣人民檢察院黨建文化展廳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博物館通過舉辦展覽向觀眾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構,目前國內很多博物館都已經上網,讓館藏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擴大博物館的收藏、展覽空間,讓人們更好地學習、利用、開發歷史文物,近日,張氏帥府博物館室內展廳8月24日恢復開放,線上、線下實行實名制購票參觀,沈陽金融博物館暫時閉館。
首衡京津冀預制菜展銷體驗中心2月21日在河北高碑店市啟動運營。據介紹,這是國內首家預制菜展示、購銷、體驗中心。
水文化體驗中心是一種展示水文化的設施,通常用于向觀眾傳達水的重要性和文化價值。水文化體驗中心通常包括水文化歷史、水文化景觀、水文化科技、水文化藝術等多個方面,旨在推廣水文化知識和提高人們對水的認識。近日,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落成典禮在黃山圓滿落幕。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行書、草書部分)于明日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開展。12月5日上午記者在這里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布展,作品的展出位置已確定,后續將進行作品掛墻、燈光調試、安放參觀路線導引牌等工作。
根據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天津博物館在充分做好本館防疫工作的前提下,6月3日起恢復五樓展廳開放。
在體驗經濟與數字文明交織的今天,展廳早已突破“展品容器”的單一功能,成為融合科技、藝術與哲學的超級媒介。從丹麥的史前宇宙到深圳的賽博鏡像,這些顛覆性設計正在用空間語言重構人類對現實的感知。以下15個神級案例,帶你見證展廳設計的未來革命。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稅務局在模范機關建設中突出“講政治”要求,通過推動紅色教育數字化,借助數字化形式將全國各地優質紅色教育資源進行“集中移植”,豐富AI、VR等信息技術應用,打造了“新時代智慧黨建云平臺”并成功上線,通過“互聯網+紅色教育”模式,有效倡導“稅務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理念,以“數字引擎”激活模范機關建設新方式,推進全員政治教育新實踐。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以“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為主題的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本周開始進行。區教委、科委、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婦聯共同組織,在我區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通過開放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等相關科普展廳,供社會組織、學校團體學習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