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體驗中心是一種展示水文化的設施,通常用于向觀眾傳達水的重要性和文化價值。水文化體驗中心通常包括水文化歷史、水文化景觀、水文化科技、水文化藝術等多個方面,旨在推廣水文化知識和提高人們對水的認識。近日,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落成典禮在黃山圓滿落幕。
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
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始建于2021年11月,包括水文化展廳及礦泉水康養中心兩個部分,占地面積共約7500平方米,投入建設資金5000萬元。
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
展廳分為序廳、水篇、國情篇、飲水用水篇、黃山水文化篇、無極雪品牌文化篇。以“水”為設計元素貫穿整個展館,以水為線-探索生命之源,以水為緣-感受黃山魅力。中心采用文字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數字沙盤聯動,展現出黃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源頭水資源。流線型的布展線路、地面水紋地板、頂部流水造型貫穿整個展館。
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
其中,黃山水文化篇設計了水滴造型,展廳頂部的水流造型在此處匯聚,寓意雨水滴落在黃山這片土地,經過地表、地下層層過濾,形成優質地下礦泉水,最終孕育黃山無極雪。通過投影互動的形式,更加逼真的模擬雨水滴落的場景,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
作為黃山無極雪AAA級景區,再添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不僅豐富了黃山的旅游景點,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促進黃山旅游業的發展。同時,黃山水文化體驗中心也可以作為創新產業的一部分,助力黃山水產業的繁榮和黃山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仰韶文化博物館展陳大綱以“仰韶 和她的時代”為主題,主要展示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出土的珍貴文物。基本 陳列分為五部分:“考古圣地:國史重建與發現仰韶”“文化坐標:仰韶文化的發展歷 程”“黃河兒女:仰韶時代的文明敘事”“最 早中國:多元走向一體的仰韶文化”“世界的仰韶:彩陶之路”
2020年10月26日,在珠海博物館、珠海規劃館舉行了慶祝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新館啟用活動。
近日,巴宜區殘疾人手工藝品展示廳正式揭牌,標志著林芝市首個殘疾人手工藝品展示廳正式投入運營。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5G的不斷普及,國內許多博物館不會因為疫情而在2020年暫停對外開放,“云游博物館”已經成為博物館行業的一股浪潮,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最近株洲博物館網上展廳上線了。游客無需離開家,登錄“株洲博物館”微信官方賬號或官網,即可“身臨其境”參觀株洲博物館。
廉政教育展廳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是黨的思想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地區都開始建成了一批清廉教育基地,為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清廉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些地方甚至設立網上廉政法紀主題教育展館和黨性教育館,進一步擴大教育受眾面。近日,江門海關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廉政警示教育云展廳,讓干部職工隨時保持教育“在線”。
據故宮博物院官網消息,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5月3日起,故宮博物院將關閉所有室內展廳,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展廳空間作為一個載體,它可以傳達信息內容,如何傳達信息內容依賴于設計師對信息內容的理解,早期的信息傳達依賴最簡單的媒介,紙質報刊,海報設計等都可以是展廳的媒介。
新安縣規劃展覽館歷經數月,按照“煥然一新、突出特色、功能完善、控制投資”的原則完成提升改造通過驗收。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展覽館已于近期有序對外開放。
據廈門市思明區僑聯5日消息,近日在廈門中山路的僑批展廳,“勿忘國恥”“民族力量”“還我河山”三個板塊構成抗戰中僑批主題的近30封僑批實物藏品,展現了抗戰時期華僑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