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在珠海博物館、珠海規劃館舉行了慶祝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新館啟用活動。
珠海博物館、珠海規劃展覽館
珠海博物館、珠海規劃展覽館相鄰而建,通過中央大廳相連,總占地面積5.0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作為城市新文化地標,“兩館”的開館啟用,將成為珠海傳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味、彰顯城市氣質的重要名片。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刺繡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除了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滿族民間刺繡也是其中一種。吉林省博物院數字展廳上線了“錦繡吉祥——藏滿族民間刺繡展”,展示滿族民間刺繡的魅力。
5月14日,位于錫山東亭街道的青海消費幫扶無錫生活體驗館正式開門迎客,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采購與銷售,成為青海特色農產品展銷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深化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的一張靚麗新名片。
工人文化宮作為群眾文化工作排頭兵,肩負著活躍職工包括社會其他階層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任務,也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組織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以取到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近日,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正在建設中的滄州市工人文化宮項目進展順利。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職工服務中心、工人小球館均在進行內外部裝修,室外景觀及配套工程已進場施工,今年底將整體完工。
世界上首座博物館就起源于大學,高校博物館植根于大學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學深厚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2019年中山大學南校區博物館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近日,從該項目施工方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2021年竣工。
玉涵堂即吳一鵬故居,俗稱閣老廳,位于閶門外廣濟路東楊安浜16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吳一鵬(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累官至大學士,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故居現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臨小河(其西段已填塞),東近通關橋,過橋即山塘街。其正路偏東,第一、二進為樓,第四、五進是與兩廂連通的走馬樓。第三進主廳即"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東西兩山墻貼磚細墻裙,青石鼓墩柱礎,軒敞古樸,尚屬明代遺構。除主廳外,均為清代建筑。
徐謂禮文書完整記錄了徐謂禮這樣一個南宋中級官員從嘉定十四年初入仕至淳祐十二年,約三十年的仕宦經歷,是我國目前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也是首次于墓葬中出土的宋代文書,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拉開帷幕。這個展覽還同步上線了數字展廳。數字展廳開設了多個專區,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藝術需求:作品展示專區、360°VR全景展廳專區帶領觀眾線上欣賞美展作品,跨時空浸入體驗美展氛圍。
虛擬展廳是利用計算機三維虛擬建模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圖片展示與一般的視頻瀏覽,帶給觀看者的是一個高度互動的3D虛擬現實環境,一種足不出戶便如同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日前與全國十家博物館、紀念館聯動,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專題展覽——“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此次展覽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VR全景技術打造了線上虛擬展廳,讓身處各地的觀眾在“云端”即可觀展。
廣州南沙黃閣鎮一位鐘表工匠在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鄉愁文化展廳展出了其四十多年來收藏的“古董”鐘表,喚起了人們的鄉愁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