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文化宮作為群眾文化工作排頭兵,肩負著活躍職工包括社會其他階層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任務,也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組織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以取到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近日,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正在建設中的滄州市工人文化宮項目進展順利。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職工服務中心、工人小球館均在進行內外部裝修,室外景觀及配套工程已進場施工,今年底將整體完工。
滄州市工人文化宮效果圖
滄州市工人文化宮項目位于滄州大化集團化肥廠原廠區北部,清池大道西側。項目概算3.327億元,占地約50畝,總建筑面積3215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615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建設職工服務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工人小球館及附屬配套工程,其建筑結構為裝配式鋼結構。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健康教育展廳選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健康主題,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示,讓游客在輕松的參觀中,了解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樹立健康生活理念。9月15日,濟南市槐蔭區南辛莊街道以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濟南市首家互動體驗式綜合性全民健康教育基地落戶槐蔭區南辛莊街道,經過近四個月的精心籌備,匠心打造,當天喜迎全市科普愛好者。
1月22日,世界硒都三張名片微展廳全國百館啟動儀式在恩施市龍鳳鎮舉行。
“轉基因”一直以來是熱點話題,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貿易問題、社會問題乃至倫理問題。日前,位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閔行院區內的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正式啟動,上海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旨在進一步提升市農科院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增強公眾對轉基因的科學認知。
想更好的提升非遺產品的傳承與發展,必須提升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通過多種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及特殊性,并引導人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非物質遺產。6月13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龍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龍崗區文化館御窯分館開幕。當天,龍崗區非遺作品展示廳正式揭牌,眾多非遺精品集中展示傳統文化藝術魅力。
9月14日,昆明市網絡安全成果3D立體“云展廳”在昆明市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正式上線。“云展廳”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網友們只需登陸官方網站就可足不出戶全方位、沉浸式場景參觀昆明市網絡安全成果。
自從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就正式進入反腐新常態,為了進一步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提升廉政文化教育效果,全國各個地區都開始陸續開展相應的形式和內容多元化發展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建設廉政教育基地,是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
商丘博物館位于商丘西南城市新區,收藏、陳列和展示商丘的歷代文物、城市沿革和中國商文化歷史,博物館的整體布局和空間序列是對商丘歸德古城為代表的黃泛古城池典型形制和特征的呼應和再現,博物館猶如一座微縮的古城。
鄉愁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很多地區都有打造屬于當地的鄉愁文化展廳,來發揚和傳承鄉愁文化。近日,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深入挖掘黃閣舊村歷史底蘊,圍繞黃閣鎮發展歷程、歷史沿革、村落文化等內容,以“記住鄉愁”為主題,通過文化實物列展、圖文并茂畫展、口述講解介紹等方式展示出黃閣本土紅色文化、風俗民情,打造家門口的“鄉愁文化展廳”,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看得見舊村,聽得到故事,記得住鄉愁”。
國防教育展廳為了加強新生的國防教育,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培養他們的愛國愛國情懷,不斷提高他們創建特色學校的水平。10月26日上午,梧州學院大學生國防教育展廳建成揭牌,標志著廣西高校首個大學生國防教育展廳落成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