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故宮博物院官網消息,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5月3日起,故宮博物院將關閉所有室內展廳,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隨著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至三級,中國科技館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目前僅開放主展廳。同時,科技館還將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學”系列活動,將科普內容移至云端。
近日,廣州灣區新岸(羅沖圍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舉行城市展廳揭牌儀式。白云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羅沖圍片區改造各項工作,要求區政府各相關單位協同聯動,加強對羅沖圍片區改造工作的業務協調,推進改造進程,打造白云樣板。
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行,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廣州分館同步舉行分館開幕活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要求進一步統籌整合各類服務資源,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管理、使用好黨群服務陣地。
6月2日,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和西安市紅色體育博物館聯合籌備的北京體育歷史文化展覽館在北京前門大街大江胡同揭幕開館。100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100多件革命文物……3000余平方米的展廳延伸出800多米的展線,向大眾展示著中國體育文化的魅力。同時,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授予北京體育歷史文化展覽館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主辦的“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活動年拉開帷幕。接下來一年間,“四季村晚”“農業文化遺產里的中國”文化展示、全國廣場舞展演等12項主體活動將在全國鋪開,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山東省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展演等80項示范性系列活動也將火熱開展,用文化為鄉村大地添彩。
隨著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公眾對航天知識的興趣日益濃厚。數字化航天科普展廳應運而生,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傳統科普模式的局限性,為公眾提供一個全新的、沉浸式的航天知識學習體驗。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圓滿完成人類首次月背采樣的壯舉之際,日前,“到了人類從未去過的地方”——數字化航天科普展廳開館儀式在湖南省邵陽市成功舉辦。
坐落于隋唐大運河之心臟,洛陽洛河與瀍河交匯之璀璨仙境,一座博物館猶如明珠,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其核心理念“運河源·隋唐韻·河洛技”,將大運河之拱形元素融入建筑,撐起宏偉之姿,亦勾勒出運河文化之深遠遐想。
8月9日,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黃河文化博物館項目擬選址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都市陽臺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