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行,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廣州分館同步舉行分館開幕活動。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總分館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各館均設置了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8月9日,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黃河文化博物館項目擬選址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都市陽臺片區。
在科技的發展,更多的行業逐漸由空間設計過渡到更注重交互設計元素。互動體驗展廳的出現,可以引導觀眾去觀察和思考展館所呈現出來的多種交互信息,使觀眾能在探索和娛樂的過程中,加深對展覽信息的理解和記憶。7月2日,岳陽任弼時紀念館內的新投運的智能電網互動體驗廳迎來了首批客人。
建設防震減災科普館,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傳統的科普館都是展示科普知識、現象和原理,然后通過圖文講解板向觀眾傳達防震減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這種靜態、單一的展示模式缺乏情調和可操作性。觀眾看著整個展廳,還是覺得災難離自己很遠,沒有形成防震減災的意識。設計防震減災科普館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包括展示內容、展示形式、空間布局等。
建筑行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對工程本身、施工單位、施工隊伍、工人家屬等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和損失,安全生產教育展示廳的應用,通過模擬現場施工環境,使安全防護培訓更具針對性,告別了傳統的“紙上談兵”的說教教育模式,而是模擬安全事故教育模式,讓施工人員親身體驗,增強全員安全意識。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論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精神,經過半年時間的精心準備,金山區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教育展示廳已建成并對外開放。
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精品征集推介活動”進行了線上遴選,并揭曉了遴選結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金色海昏”360°全景線上展廳入選“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優秀項目”(云展示)。
醬酒視界·醉美貴州文化品牌展示中心作為貴州酒類流通環節創新消費模式、提升消費品質、培育消費市場、拓展流通渠道的重要載體和承接新業態、提供新服務的新平臺。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稅務局在模范機關建設中突出“講政治”要求,通過推動紅色教育數字化,借助數字化形式將全國各地優質紅色教育資源進行“集中移植”,豐富AI、VR等信息技術應用,打造了“新時代智慧黨建云平臺”并成功上線,通過“互聯網+紅色教育”模式,有效倡導“稅務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理念,以“數字引擎”激活模范機關建設新方式,推進全員政治教育新實踐。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中庸的開篇,也是致中和的文化源起,更是整個展廳的核心表達。
由于疫情的到來,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藝術館等,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閉館不斷網”,升級打造“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