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發展,更多的行業逐漸由空間設計過渡到更注重交互設計元素。互動體驗展廳的出現,可以引導觀眾去觀察和思考展館所呈現出來的多種交互信息,使觀眾能在探索和娛樂的過程中,加深對展覽信息的理解和記憶。7月2日,岳陽任弼時紀念館內的新投運的智能電網互動體驗廳迎來了首批客人。
體驗展廳位于任弼時紀念館“電駱駝”紅色教育基地內,融入智慧用電、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等元素,詳細展示了岳陽港口岸電、光伏發電、風電等多種清潔能源建設,并開設了電動汽車、單車發電、魔鏡墻及智慧家居等展區,通過多媒體、實物、互動等方式,宣貫國家能源政策,宣講國網岳陽供電公司在電能替代與節能服務、智慧電網等方面開展的探索實踐和取得的成效,展示智慧電力給未來生活帶來的變革和創新體驗,推廣綜合能源服務新模式,引導社會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電能替代、新能源開發利用。
圖文來源網絡《岳陽市首個智慧電網互動體驗廳開門迎客》,轉載內容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為豐富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形式,響應人民銀行金融宣傳教育基地建設要求,建行甘肅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的力量,通過“VR、3D及智能AI技術”,率先在當地建設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甘肅館,面向大眾客戶、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市民等重點客群開展特色宣傳教育,實現通過一部手機讓金融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
線上瀏覽地震展廳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提高地震防護知識,它是通過720°魚眼全景成像技術對線下地震展廳進行全景拍攝,讓觀眾如置身展廳之內。今年3月27日是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地震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廣大青少年可開啟“VR云旅游”模式,“線上”參觀河北省地震局云上科技展廳。
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數字健康高峰論壇開幕在即,為全面配合論壇“線上+線下”辦會的新模式,本次數字健康高峰論壇首次使用線上云展廳,6月24日數字健康高峰論壇云展廳將公開亮相。
想更好的提升非遺產品的傳承與發展,必須提升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通過多種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及特殊性,并引導人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非物質遺產。6月13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龍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龍崗區文化館御窯分館開幕。當天,龍崗區非遺作品展示廳正式揭牌,眾多非遺精品集中展示傳統文化藝術魅力。
家風家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家風家訓館作為傳承家風家訓的載體,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鎮萬娘墳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館,這也是昌平區首家村級“家風家訓館”。
11月24日上午,位于外高橋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的“智能制造物聯網”展廳正式開幕,該展廳是由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VDW)與上海浦東智能制造協會攜手打造的智能制造物聯網聯合演示中心,將通過遠程互聯及現場接入的形式,提供不同技術、標準和品牌的機器、終端設備、軟件與通用機械技術接口(umati)連接的展示平臺,展示最前沿的工業數字化應用成果。
校史館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博物館,它承載著學校的發展歷程、文化傳承和榮譽成就。一個設計獨特、內涵豐富的校史館,不僅能夠吸引師生的目光,更能激發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3月18日,武漢輕工大學校史館正式上線該平臺,即日起,湖北大中小學師生及學生家長,可通過“百校百館”線上平臺一鍵預約,實地打卡該校校史館。
1988年以前,中國博物館分為三類:專業博物館、紀念博物館和綜合博物館。博物館分類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了解博物館,根據一些共同的標準將一定數量的博物館劃分為一類,明確博物館的共同特征,從而為特定類型博物館的發展和博物館之間的交流提供指導。
網上展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參觀體驗。日前,攀枝花市“廉潔文化基地網上展館”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一上線,便引來眾多黨員干部群眾“云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