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陜西漢中市西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開館。自2007年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以來,對全縣文化遺產開展全面普查、登記、建檔,積極申報保護級別,共普查出縣級非遺項目10大類63項,其中,成功申報以牛肉干、綠茶手工制作技藝等為代表的省級非遺保護名錄7項,以松花蛋、面皮子等為代表的市級非遺保護名錄8項。
西漢中市西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占地150平方米,位于縣文化館一樓。展館通過具體物質遺存的展示,充分突出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對進一步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廣大群眾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培育民族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漢中市西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
非遺展廳,展廳內展示著石雕、粗瓷、竹編、牛肉干、松花變蛋、綠茶、炕炕饃、紅豆腐等各類非遺產品,工作人員對部分展品的特點、歷史、申遺情況、保護現狀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沉寂或被擱置的展廳展覽,在新的一年,又逐漸出現在各大展覽空間中,新年的第一展,你打算去看哪個呢?對此我們整理了一份不容錯過的“2025年全球值得期待的展廳展覽”清單,供大家參考。
在體驗經濟與數字文明交織的今天,展廳早已突破“展品容器”的單一功能,成為融合科技、藝術與哲學的超級媒介。從丹麥的史前宇宙到深圳的賽博鏡像,這些顛覆性設計正在用空間語言重構人類對現實的感知。以下15個神級案例,帶你見證展廳設計的未來革命。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為進一步做好省檔案館疫情防控工作,經研究,我館新館展廳擬于2021年8月2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廣西首個鄉村象棋文化館【城中區象棋文化館】,位于環江濱水大道深水屯段的象棋館正式對外開放。
5月11日,位于中國能建棗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項目“金鄉智慧服務區的中國能建交能融合展廳”,正式開放。
4月12日,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正式開館并向社會免費開放。展館展出了民間文學、傳統戲劇、傳統舞蹈、傳統民俗、傳統醫藥、傳統手工技藝等眾多德宏經典非遺項目,多樣的非遺互動體驗,讓市民和游客連聲稱贊、流連忘返。
無錫博物院革命史陳列廳為無錫博物院展區組成部分之一,地處太湖廣場南側。
民俗文化展覽館通過文字資料、實物展示、圖片展示等形式介紹了當地的特產及地方特色,同時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展示了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是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傳統文化展覽館。柳林縣民俗文化展覽館以柳林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特有的民俗器物為載體,以非物質文化項目為節點,突出柳林民間特色,完美展現柳林人民勤勞智慧和淳樸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