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浦未來社區展廳建設已經完工,目前進入試運營階段,預計6月中旬將正式投入使用。展廳總建筑面積為5680平方米,共三層。
東浦未來社區展廳
展廳設計以五洞橋和黃巖橘樹為靈感,將五個獨立且高低錯落的展覽空間串聯成一個連續的空間序列,環抱中心水景,建筑倒映在如鏡面般的水面,展現了靜寓動中,動由靜出的東方美學。
東浦未來社區展廳
展廳結構上采用全干法施工,對比傳統可以實現綜合減碳38%,通過這個新技術新材料新科技,希望給居民提供集健康、科技、美學為一體的未來居住體驗。
此外,展廳還向我們展示了未來社區“三化九場景”,讓周邊居民提前了解未來社區的樣貌,提前進行體驗。
本文轉自:黃巖發布,如侵聯刪
日前,“山西省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首鋼長治鋼鐵公司廠史展覽館舉行。
5G的出現,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數字與多媒體的結合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場合,特別是汽車行業,已經開始廣泛利用,最近首個數字奧迪展廳奧迪城在倫敦市中心開業,來詳細看看。
獅古山是一片紅色沃土,有浙西井岡山之稱。為傳承和弘揚紅色革命精神,浪川鄉注重并不斷挖掘紅色文化和資源,在原連嶺村祠堂基礎上建造了紅色獅古山展示館。
海洋不僅是見證大自然力量的地方,更是了解人類自身力量的最佳場所。
城市展覽館作為“城市會客廳”,通過特殊的設計手法和表現形式,展示了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發展經歷、建設成就和未來憧憬。而精準脫貧展覽館可以了解到慈善助力構建美好生活和脫貧攻堅的成果,以及給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帶來的巨大變化,一覽當地扶貧攻堅工作的奮斗歷程及成果。
為打造沉浸式勞務品牌展示和體驗空間,近日,荊州市勞務品牌展示廳在江津西路荊州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二樓大廳建成,標志著全省首家勞務品牌展示廳正式對外迎客。
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大博物館在線營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覽模式”,盤活數字資源并深度加工,在線營造“云看展”這一游覽博物館的新模式,通過網絡將展覽、講座等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產品呈現給觀眾。近日 ,全國首家以殯葬為主題的公益類數字博物館——廣州殯葬博物館在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正式開館上線、面向公眾開放。據悉,該館虛擬展覽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共分為8個展廳,全面回顧和展示了從漢代以來的各個朝代和時期的廣府喪葬文化,旨在科普廣府地區殯葬文化知識,開展生命文化教育,服務殯葬改革。
合肥市科技館新館(自然博物館)計劃在26日動工,項目建成后,比“老館”的展廳面積擴大了近4倍,展示主題更加豐富,在“老館”前“排長隊”的現狀也將成為歷史。
自2020年11月16日開始,冀州博覽館正式對觀眾免費開放,展館面積9218平方米,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博物館(包括冀州歷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遺三個展廳)、二層為規劃展覽館、三層為美術館。館內形式多樣的展覽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學習,豐富了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博物館免費開放后,冀州人的業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越來越多的冀州市民開始享受到免費公共文化活動所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