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是一種特殊的展館,它通過參與其中、體驗其中、互動展品和輔助展示方式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11月19日,位于桂林荔江生態科普館二樓的荔浦市科普體驗展廳迎來了首批體驗者,標志著荔浦市科協傾心打造的科普體驗展廳建成開放。荔浦市科協整合科普資源,強化科普工作職能,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依托荔江生態科普館精心設計了200余平方米的科普體驗展廳,打造優質的科普教育基地。
廣西荔浦市科普體驗展廳
該體驗展廳以“時代、科學、智慧、體驗”為主題,通過專業化、科學化、數字化的設計,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視頻與情景交融展示,體驗與互動結合,圖文并茂呈現,讓公眾置身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科學現象和結構模型之中,激發創造性思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從而形成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讓更多的青少年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志向。
目前,該展廳設有怒發沖冠、傳聲筒、大象鉆鼠洞、測試器材、電子展板等10余件體驗展品,同時配套有科普掛圖、科普書吧、科普窗簾及科普E站等。
荔浦市科普體驗展廳建成開放,為荔江生態科普館增添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豐富了科普館的科普內容,成為荔浦市科普服務青少年的新熱點。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7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
6月10日是我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汕頭工業博物館開館儀式舉行。據悉,該館每周一閉館,周二到周日全天免費對外開放參觀。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營口市氣象局對舊址進行了修繕,按照“修舊如舊恢復原貌”,體現近代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文物相結合,歷史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打造成百年氣象站中最具歷史文化特色的典型站。同時在舊址院內新建了2677平方米的氣象文化廣場,對舊址文物保護范圍周邊環境進行景觀綠化。廣場內包含氣象觀測站、等高線景觀、百年降雨、百年氣溫等多處氣象主題雕塑,成為集宣教、科普、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區域。
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進,各地建設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非遺展廳不僅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具有高度的社會價值,近日,玉樹州文化館舉行玉樹非遺展廳揭牌儀式,打造玉樹非遺展廳的目的不僅是為社會各界提供一扇了解玉樹非遺窗口、借此提升全民保護傳承玉樹非遺意識。同時也是為了踐行實驗區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從而達到實驗區“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建設目標。
2月12日消息,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于2月6日宣布,4 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可零距離了解現實版流浪地球 MOSS 雛形。截至2月10日15時,4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活動預約報名人數已達 2169 人,是既定參觀人數(30 人次)的 72 倍。
社會治理展廳是一個展示社會治理成果和先進技術的場所,社會治理線上展廳是以線上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邢臺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在社會治理宣傳上創新模式。日前,邢臺社會治理線上VR展廳上線,打破傳統展館的時空限制,實現展廳“24小時不打烊”。
佛蘭德斯物流研究所(VIL)是比利時佛蘭德大區的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于2003年。該機構的使命是支持和增強佛蘭德斯地區物流行業的競爭力。VIL致力于推動物流創新、研究和發展,以幫助提高該地區的物流業務效率和可持續性。它通過合作項目、研究和知識共享來實現這一目標,促進了佛蘭德斯地區的物流行業的發展。
展館以時間的概念來引導展覽的參觀線路,使展覽各內容之間形成時令變化的時空感,是本民俗展覽的特色和獨特創意。全館主要以創意復原、模擬實景的方式來實現展示空間的趣味性和節奏變化,我們采用借景的方法,使各內容場景之間形成相映,延伸的連接關系。概念展線和內容的融匯達到完美的結合。
基層立法聯系點“小展廳”,感知中國式民主“大氣象”。12月5日,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基層立法聯系點展廳正式開館,同時迎來了第一批“小客人”——寧波市慈城鎮中心小學學生。大家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零距離”了解國家法律發展歷程,“沉浸式”感受司法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