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展廳,通過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等展示地震發生時人們的生活場景,讓人們了解地震的危害性。3月25日上午,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展廳開放儀式在河北省地震局機關辦公樓一樓舉行。首批參觀展廳的石家莊市槐北路小學四年級的十余名學生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進入展廳。通過講解,學生們了解了地震形成的原因、類別和危害,還通過融屏、VR等方式體驗搭建抗震房屋、觀察地球內部構造等。
學生進行VR虛擬體驗
據介紹,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展廳是河北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重點項目——河北省信息服務平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地震局機關主辦公樓四、五層,展廳總面積600余平方米,包含地震災害的形成、河北地震災害、科學防震避險、地震前沿科技、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等展區,展示內容分為地震科普和地震科技服務兩部分。展廳采用融屏視覺體驗、VR虛擬體驗等展示手段,通過虛擬沙盤、AR地震快速評估、融合投影、LED大屏幕等展示設備,宣傳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提升公眾防災避險能力。
目前,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展廳開放時間為每周六日上午9:00-11:00,市民可關注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參觀。此外,市民還可登陸河北省地震局官方網站,進入全景虛擬地震科技展廳,足不出戶線上游覽展廳。
文章來源:河北新聞網,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日前,天津港保稅區紀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培育厚德養廉的環境氛圍,在濱海新區紀委監委和保稅區黨委指導下建成保稅區全面從嚴治黨主題教育展廳,改變了以往廉政教育集中于看文件、讀報紙、聽講座的局限性,提供了“現場化”的教育陣地,通過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范圍,推動廉政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5月24日,記者從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中國交通行業首個數字交通展廳——交通強國·貴州省數字交通創新示范基地,將在數博會5月26日至5月29日期間面向公眾開放,市民可根據數博會組委會安排有序參觀。
虛擬展廳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廣泛使用,畢竟它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近年來,一些大型的博物館、歷史陳列館、藝術館等都開始開發虛擬展廳,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專門開發,方便國內文物愛好者,甚至學校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宣傳教育的手段,近日,從龍門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虛擬展廳正式上線。即日起,龍門石窟愛好者即可足不出戶觀看龍門石窟在廣州舉辦的展覽。
玉涵堂即吳一鵬故居,俗稱閣老廳,位于閶門外廣濟路東楊安浜16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吳一鵬(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累官至大學士,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故居現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臨小河(其西段已填塞),東近通關橋,過橋即山塘街。其正路偏東,第一、二進為樓,第四、五進是與兩廂連通的走馬樓。第三進主廳即"玉涵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扁作梁架,東西兩山墻貼磚細墻裙,青石鼓墩柱礎,軒敞古樸,尚屬明代遺構。除主廳外,均為清代建筑。
為挖掘當地特色資源,提升旅游商品文化內涵,打響當地旅游特色品牌,很多地方都開始建造屬于自己的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中心,10月17日是第八個國家扶貧日,位于鄞州區南部商務區的山丘市集民俗風情街舉行開業兩周年特別活動,全新打造的甬愛涼山州農特文旅展示中心和涼山州(木里、鹽源)展示中心同時開館。
自從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就正式進入反腐新常態,為了進一步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提升廉政文化教育效果,全國各個地區都開始陸續開展相應的形式和內容多元化發展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建設廉政教育基地,是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今天上午,“紅色云展廳”上線儀式在人民網舉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網上展廳(VirtualExpo)是一種在互聯網虛擬空間上進行企業和產品展示的方式,主要采取“圖片+文字信息”的展示形式,它既可以作為實體展會的線上版,也可以作為企業網站中的產品展示專區。11月25日,“佛味鮮生”網絡展廳正式上線,佛山“粵菜食材米其林”最強指南來了!
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