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的標簽是“品牌”“質量”與“創新”,長虹詮釋“中國智造”品牌魅力!
長虹作為業內最先進行智能化轉型的家電廠商,其研發能力與水平一直位于國內乃至全球的前列,企業的品牌發展離不開展廳的形象建設,企業展廳作為企業精神的載體,是展現企業實力的窗口和平臺。在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長虹綜合展廳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科技感十足的設計風格呈現了長虹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實力。
長虹
【品牌展廳】長虹綜合展廳
長虹綜合展廳(長虹科技館)位于長虹商貿中心二樓,展覽面積約2500平米,分為6個廳:序廳、綜合廳、能力廳、軍工廳、體驗廳、尾廳。該展廳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經、以“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為緯,集中體現公司發展歷程及企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同時體現公司當下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面向全公司、面向社會的企業宣傳綜合型展廳,是公司對外形象展示窗口、員工內部培訓基地、工業旅游目的地。
長虹綜合展廳
1、綜合廳主要展示長虹發展歷程,從軍工立業到彩電興業,再到多元發展,產業的發展壯大驅動著長虹從四川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在這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長虹人奮斗拼搏,為用戶創造價值,并積累厚重的精神和底蘊,不斷傳承與創新企業文化。
2、能力廳主要展示在2013年發布的智能戰略牽引下,公司以個人化的大規模定制為核心,通過智能交易、智能研發、智能制造三大平臺建設,培育起終端+服務的運營能力,展示長虹的互聯網化的企業形態、終端+業務的業務形態,以及訂單驅動定制服務的運營流程。
3、體驗廳主要展示在面對互聯網的跨界競爭中,抓住物聯網的機會,著眼于多年積累起來的終端用戶和線下優質服務的優勢,探索到了一條以“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為代表的創新之路:從單一硬件產業向“硬件+服務”的企業轉型。
通過參觀者對長虹綜合展廳的歷史發展、當下的創新轉型、能力和體驗落地以及未來生活暢想的認知和感受,傳遞長虹敢為人先、創新、堅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形象。
作為中國知名家電制造商,長虹從未停止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未來,長虹將通過全娛生態極智屏讓用戶享受更優質的視聽、游戲、社交等服務,同時,將家庭娛樂服務與硬件技術升級不斷融合,更好地滿足用戶在家庭娛樂場景中的多元需求。
本文節選來源長虹官方平臺,僅供參考,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獨立式”這個詞常見于家裝中如獨立式住宅設計,它指獨門獨戶的獨棟住宅,獨立式設計都會有整體融合感和生命力,昨日,在招商蛇口成立44周年之際,招商蛇口企業展廳啟用儀式在深圳蛇口太子廣場40樓舉辦,它是國內首個首個獨立式企業展廳,區別于其他不同品牌展廳,擁有其特殊意義。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營口市氣象局對舊址進行了修繕,按照“修舊如舊恢復原貌”,體現近代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文物相結合,歷史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打造成百年氣象站中最具歷史文化特色的典型站。同時在舊址院內新建了2677平方米的氣象文化廣場,對舊址文物保護范圍周邊環境進行景觀綠化。廣場內包含氣象觀測站、等高線景觀、百年降雨、百年氣溫等多處氣象主題雕塑,成為集宣教、科普、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區域。
近日,京東集團副總裁曾晨表示,與平臺企業不同,京東是一家同時具備實體企業基因和屬性、擁有數字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作為一家新型實體企業,京東發布《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全景圖》,解碼自身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經驗和“以實助實”路徑,希望與更多業界同仁一道擔當盡責、實干篤行,為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個好的展廳應留給觀眾清晰、強烈的印象,簡潔、明快是吸引觀眾的最好辦法。展廳設計一定要有突出的亮點,通過造型、燈光等手段突出重點展示內容。此外,和展會設計不同,展廳設計由于時間較長且相對固定,所以要注重材料的選擇。
杭州版本館,又名文潤閣,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潤路1號,緊鄰歷史悠久的良渚古城遺址。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新時代的文化地標。這座占地10.31萬平方米的宏偉建筑,巧妙融合了宋代園林的神韻與現代藏書建筑的設計理念,由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建筑組成,展覽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
線上展廳是疫情以來比較常見的線上展示方式,常見的三種不同的展示方式:三維虛擬展廳、實景復刻、VR全景展廳,很多線下沒有展廳的事業單位也想線上復刻,所以一般采用的是三維虛擬展廳,近日,防城區峒中邊境“大黨委”展廳順利上線,公眾通過掃描官方“云上展廳”二維碼,足不出戶即可在線上完成整個展廳的觀展瀏覽。
「半導體」在1940年代后期以前,還是一種無法精確調控電路開關的「材料專有名詞」;如今,日常生活中的電子產品,幾乎都有半導體。半導體所打造出的「運算力」,是人類史上不可思議的進展,而跨領域的合作,更是半導體研發故事中精彩而迷人的地方,參與其中的科學家、工程師、制造專家、生產供應鏈專家、行銷經理等,他們貢獻了科學專業知識、制造技術與商業思維,透過合作與分工,加速創新的未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通過圖片展示、實物陳列、場景再現等方式向參觀者介紹中國非遺文化。工匠技藝的傳承、百年老味道的美食、難舍的古箏曲和評劇……在長春市南關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琳瑯滿目的藏品訴說著老長春文化傳承延續的脈絡。
1月18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了“新春文化系列展覽——牛氣沖天”媒體專場活動。本次展覽展示了一百余件與“牛”相關的珍貴館藏文物,其中不少藏品為首次亮相,為市民帶來一場五味俱全的“解牛”之宴。據悉,展覽將從1月19日起持續至4月30日,市民可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