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東溪鎮初級中學應急救護培訓展示廳建成,它是廣元市農村學校建立的首個應急救護培訓展示廳。
蒼溪縣東溪初級中學校自籌資金20多萬元創建了安全生命教育展館,內含紅十字救護培訓板塊,鮮活了應急救護培訓內容;建紅十字文化走廊,進一步傳播紅十字文化,引導青少年參與人道事業,傳播人道價值、弘揚人道精神,做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形成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的良好氛圍。
蒼溪縣紅十字會聯合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逐步在全縣各中、小學校成立學校紅十字會,把應急救護培訓融入校園安全教育,要求學生學習并掌握應急救護知識,教師要參加縣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員培訓并取得救護員證,將取得救護員證作為教師評先評優條件之一,將學校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情況作為校園評比的必備條件。
來源:廣元新聞網,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拉開帷幕。這個展覽還同步上線了數字展廳。數字展廳開設了多個專區,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藝術需求:作品展示專區、360°VR全景展廳專區帶領觀眾線上欣賞美展作品,跨時空浸入體驗美展氛圍。
11月6日,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沙河村的太行紅色新聞文化陳列館開館迎客。作為全國最大的新聞廣播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西戌鎮是整個太行根據地新聞文化歷史的縮影,是一筆豐厚的紅色新聞文化寶藏。《太行紅色新聞文化陳列館》將采用現代化手段,還原當時戰斗工作場景,全面再現太行紅色新聞文化史,反映我黨在太行艱苦卓絕的紅色新聞戰斗歷程。
當量子糾纏穿透時空維度,當腦機接口直連神經元突觸,當數字孿生重構物質法則——全球頂尖科技館正以硬核科技為畫筆,以想象力為顏料,在虛實交融的次元壁上鑿刻著人類文明的《未來啟示錄》。這場科技與人文的盛宴,不僅是認知邊界的爆破現場,更是Z世代探索星辰大海的星際船票。
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主辦的“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活動年拉開帷幕。接下來一年間,“四季村晚”“農業文化遺產里的中國”文化展示、全國廣場舞展演等12項主體活動將在全國鋪開,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山東省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展演等80項示范性系列活動也將火熱開展,用文化為鄉村大地添彩。
7月14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序恢復開放。
當今,科技館在科學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館科學課與學校科學課是相輔相成的。科技館琳瑯滿目的展品,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探究自己學習的機會。
項目概況修水縣非遺文化體驗館位于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周氏宗祠,總建筑面積約1000㎡。建設目的修水非遺文化體驗館項目旨在展示修水非遺背后的文化根源及贛北生活畫面,蘊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及沉浸式文旅下沉市場發展環境下,項目將通過內容與形式的多重組合,以科技及藝術手段實現非遺場景打造,實現非遺項目由“無形”向 “有形”的轉變。由此豐富贛北修河地區文化服務及數字體驗,擴充當地民眾消費空間,使修水文旅復游與非遺消費鏈延展成為可能。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標識使用說明,此標識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的唯一指定標識。
展廳是企業的窗口,是企業打造品牌的新載體。同時,通過展示交流,傳遞市場信息,引領發展風向,生產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近日,華家那羊絨服飾有限公司展廳建成投入使用。作為企業品牌、產品、文化及技術等要素綜合展示平臺和形象窗口,提供直觀全面的企業信息,為公司樹立形象、建立品牌、拓展市場起到良好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