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位于全國農業展覽館的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正式開館。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公益性地標農產品宣傳推廣平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集品牌培育和文化傳承于一體,將線下展示體驗和線上傳播推廣相結合,集中展示了我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獨特魅力、文化內涵以及產業發展成就。
建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是落實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重要舉措,對于增進公眾對地理標志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金秋,讓我們前往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啟地理標志農產品體驗之旅,以品說味,以味鑒品,感受來自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獨特魅力。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丁樂坤,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3月29日上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動工開建,計劃建設工期為一年,力爭2023年底完成布展正式開放,建成后,新館也將成為三星堆的又一個打卡地。
vr全景展廳在一定程度上以獨特的科技視角,讓觀眾身臨其境,在互動中加深對展覽內容的理解,感受科技的魅力,在逼真的視覺盛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其始建于明代嘉靖時期,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是明清時期皇家祭祀歷代帝王及功臣名將的廟宇,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陳列館是區域歷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是展示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發展變化的重要窗口。每個地區都有展廳,在當地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40公里處的橫山嶺水庫已是碧波蕩漾,在水庫東岸,坐落著一座既莊嚴肅穆又散發著激昂精神的建筑——陳莊殲滅戰陳列館。
中國杭州刀剪劍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專題性博物館、全國首家刀剪劍主題博物館。該館于2009年開館 ,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 ,收藏了全國各地的刀剪劍文物 ,包括明清古刀、古劍、名刀名劍、現代名家作品、文物仿制品等。展覽內容不僅包括中國古代刀剪劍的發展歷程 ,還包括刀剪劍的 制作工藝、雕刻技法、刀劍名家的生平及作品等多個方面。刀剪劍博物館作為博物館群之一 ,不僅改善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 ,得到了市民游客的普遍好評 ,而且成為杭州促進對外交流、展示城 市國際形象的重要窗口 ,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網上展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參觀體驗。日前,攀枝花市“廉潔文化基地網上展館”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一上線,便引來眾多黨員干部群眾“云游”打卡。
天津建筑工法展覽館屬于科技類展館,擁有科普主題展廳面積2200平方米,年開放天數314天,展館面積2200平米,展臺90座、全景模型50座、實物展品356件。現在共收集歷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類工法資料百項, 展覽館共設置古建筑營造園林和洋樓建筑,工業與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橋梁工程四個展廳,涵蓋了古建筑、園林小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橋梁等各種結構體系的施工工法。
項目概況修水縣非遺文化體驗館位于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周氏宗祠,總建筑面積約1000㎡。建設目的修水非遺文化體驗館項目旨在展示修水非遺背后的文化根源及贛北生活畫面,蘊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及沉浸式文旅下沉市場發展環境下,項目將通過內容與形式的多重組合,以科技及藝術手段實現非遺場景打造,實現非遺項目由“無形”向 “有形”的轉變。由此豐富贛北修河地區文化服務及數字體驗,擴充當地民眾消費空間,使修水文旅復游與非遺消費鏈延展成為可能。
6月29日,陳嘉庚紀念館發布臨時展廳將于7月1日起恢復開放的公告,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11月26日,由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主辦的“嶺南文脈 時代新韻”成果匯報展示展演暨“嶺南文脈 薪火相傳”廣東文化藝術普及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文化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