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為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面向廣大市民,線上線下齊發力,組織系列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世界地球日當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青島城市展覽館舉辦青島自然資源科普展廳暨地質長廊科普展開展儀式。
青島自然資源科普展廳位于城市展覽館一層,面積約1300平方米。展廳立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只此山海見”為主題,分為“初識的我們”“共生的自然”“交融的城市”三大板塊,從“山、林、土、水、濕地、海洋”六個方面全面展示青島的自然資源,同時將視角延伸到規劃、建筑、藝術、生活等多個領域,綜合性、特色化、互動式、沉浸式展示青島自然資源稟賦和城市人文特色。未來,展廳將常態化開展自然資源科普教育和研學實踐活動,搭建市民喜聞樂見的科普教育平臺。
青島地質長廊科普展是為迎接世界地球日,方便市民從地質角度了解青島、認識青島而推出的臨時展覽,系統展出青島市沿海一線地質長廊、青島膠州灣地質三維模型及青島地質演化、地質風貌及地質遺跡、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等內容,讓市民看見不一樣的青島。
當天,地質科普展還走進了青島銀海學校。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巖等近百種巖石、礦物、土壤標本,讓同學們認識了青島的巖土家族,地質科技工作者現場演示的智能微動、地質雷達、孔內攝像等近十種探測裝備,讓同學們對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大開眼界。地質科技工作者還走進課堂,為同學們開展生動的科普講座,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探索地球、保護地球的熱情。
此外,為迎接世界地球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開展了“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4世界地球日?地球衛士CityWalk挑戰賽、“大地光影 醉美自然”世界地球日攝影大賽等活動,吸引廣大市民熱情參與,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科技成果展廳是用來記載發展之路、科研進展之要事,展現科研人員砥礪前行、不斷創新、用科技惠民的成就。2月15日,寧夏科技廳舉辦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心啟用儀式。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新墻河抗戰史實陳列館等33個單位為第六批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省政府要求,命名后,各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作為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履行國防教育職責,充實國防教育內容,更好地體現國防教育功能,不斷增強社會教育效果,為大力推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智慧黨建展廳,將分散、零碎、獨立的黨建信息進行系統整合,用文字、視頻等形式直觀展示基層黨建成果,成為黨建業務高效運行、規范管理的新助手。2022年9月8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智慧黨建展廳旋即正式開幕。
檔案把往復不斷的現象真實地記錄下來,使瞬間變成永恒,成為人們進行反復觀察和研究歷史現象、準確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可靠依據。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檔案館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主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館是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將發揮文化客廳的重要作用,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近日,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濟南將支持建設13個黃河非遺展館,著力打造“一展館一特色”的黃河非遺展示體系。
5G的到來會形成真正的海量數據,萬物互聯。在這一輪科技創新浪潮中,目前上海北外灘虹口區力爭今年底實現全區5G網絡全覆蓋。鑒于目前5G還在探索期,4G網絡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也在不斷完善4G基礎設施建設,將弱覆蓋地區信號進一步增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可以保存、傳承、傳播好當地的豐富的非遺資源,并積極轉化為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特產銷售等多方面優勢。9月14日,記者從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在甘肅蘭州正式開館,現場還正式推出了云集省內精品非遺保護項目的“如意甘肅·樂享非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作為遼寧省科技活動周的一項重要內容,5月29日,遼寧省科技創新成果展示中心(沈陽)啟用儀式在遼寧省科學技術館舉行。
杭州版本館,又名文潤閣,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潤路1號,緊鄰歷史悠久的良渚古城遺址。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新時代的文化地標。這座占地10.31萬平方米的宏偉建筑,巧妙融合了宋代園林的神韻與現代藏書建筑的設計理念,由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建筑組成,展覽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