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遵義市博物館VR展廳正式上線!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6日,記者從遵義市博物館獲悉,該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文化傳播,推出《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與對話——中國土司遺址歷史文化展》兩個VR展廳,讓廣大游客“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了解土司文化。
《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與對話——中國土司遺址歷史文化展》線上展廳采用VR技術,通過全景式VR拍攝博物館場景,超越傳統展覽模式,實現數字與實體相融合、相呼應,還原現場全景。使用手機掃描文中二維碼進入VR展廳,或者進入遵義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主頁,點擊菜單欄“網上展廳”即可觀展。
據了解,《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展》主要講述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及背后的故事。《千年土司的相遇與對話——中國土司遺址歷史文化展》以展示中國土司制度、貴州土司、湖南土司、湖北土司,以及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遵義海龍屯聯合申遺歷程為主題,展現中國南方地區特有的土司文化。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想更好的提升非遺產品的傳承與發展,必須提升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通過多種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及特殊性,并引導人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非物質遺產。6月13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龍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龍崗區文化館御窯分館開幕。當天,龍崗區非遺作品展示廳正式揭牌,眾多非遺精品集中展示傳統文化藝術魅力。
精準扶貧是新時期中國扶貧開發戰略的重大轉型,農產品電商扶貧是一種低成本高效能的扶貧模式,能夠發揮各種資源,帶動就業。黃岡地標優品扶貧館線下展示館營業,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持續發力,創新電商扶貧營銷模式,加強服務監管,提升服務水平,線上線下同步營銷,把綠色資源變成綠色供給,用高質量的商品供給推動產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記者昨天從于山風景名勝公園管理處獲悉,戚公祠景區修繕基本結束,進入展陳恢復階段,力爭國慶節前完成全部布展,正式對公眾開放。
近日,浙江國貿云商控股有限公司攜手海外多國商貿物流園區傾力打造了一個“數字化海外展廳”,并實現成功上線。打破了出口企業在海外營銷過程中面臨諸多痛點,尤其是疫情全球蔓延的階段時刻,未來數字經濟將會全球化。
1月22日,世界硒都三張名片微展廳全國百館啟動儀式在恩施市龍鳳鎮舉行。
1月12日,淥口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是楊得志故居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淥口區第一座博物館。
10月25日上午,省級非遺傳承人曹明珠收徒暨國內首家菊花石線上博物館上線儀式“紅色記憶”特色菊花石雕發布會在瀏陽隆重舉行。瀏陽永和素有“菊花石之鄉”的美譽,菊花石不僅是湖南優秀文化遺產中一塊超價值的“活化石”,更是閃爍著湖湘文化靈光的一塊神奇瑰寶。
進入序廳,四周環繞的墻面以浮雕的形式,表現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場景,忙碌的勞作,金黃的種子,喜悅的笑容掛在農夫臉上,整個序廳洋溢著豐裕、富足、歡樂的情緒,杜康的雕塑磊立在展廳當中,與四周的場景完美結合,突出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