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圈人氣最高的創意美學展廳21例,是一些具有創新和獨特美學理念的展廳。這些展廳不僅在視覺上引人入勝,同時也注重參觀者的體驗和互動。通過巧妙的裝置、互動技術和空間設計,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和沉浸式體驗。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創意美學的魅力,也為展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下面信可威帶大家欣賞這些精彩的創意設計:
1、丹麥斯泰溫斯·克林特博物館《恐龍滅絕與人類起源》
《恐龍滅絕與人類起源》是一個綜合性的展覽,它涵蓋了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全過程,從恐龍的滅絕到人類的起源,以及中間的演化過程。展覽以恐龍滅絕和人類起源為主題,通過大量的化石、古生物復制品、模型以及多媒體展示,向觀眾展示了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歷史和過程。其中,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模擬場景是展覽的一大亮點,讓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和過程。
2、中國香港NOVO LAND銷售中心的藝術森林
這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空間。這里,藝術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為參觀者帶來獨特的體驗。這個藝術森林的亮點之一是,它并非靜態的展示空間,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意平臺。它鼓勵參觀者參與其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在藝術森林里,參觀者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藝術作品,還可以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和項目,更深入地了解藝術和自然。
3、美國鮑勃·迪倫中心美國鮑勃·迪倫中心是一座位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市的博物館,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開放。該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家專注于鮑勃·迪倫的博物館,致力于展示鮑勃·迪倫的個人檔案和相關歷史。
博物館的展品包括超過100,000件鮑勃·迪倫的個人物品,如歌曲草稿、罕見的錄音和視頻等。同時,博物館的展覽還以鮑勃·迪倫的生平為主線,通過照片、復制的音樂會賬單和專輯封面等手段,展示了鮑勃·迪倫從1941年在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出生,到2016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生平歷程。
4、俄羅斯GES-2 工作室
俄羅斯GES-2工作室是由倫佐·皮亞諾建筑工作室(RPBW)設計的一個文化中心,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該工作室前身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電站,始建于1904年至1908年。
5、法國索斯比的展覽“超現實主義及其遺產展覽將展出眾多精選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和多媒體作品等。該展覽旨在探索超現實主義對現代藝術的影響及其對后世藝術家的啟示。
超現實主義是一種文學和藝術流派,主張探索人類潛意識心理,并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這種流派對傳統藝術觀念產生了深遠影響,并開創了現代派文學的道路。
在這次展覽中,觀眾將有機會欣賞到超現實主義大師如薩爾瓦多·達利、馬克斯·恩斯特、曼·雷等人的經典作品。此外,還將展示一些新興的藝術家作品,他們以超現實主義為靈感,創作出具有當代特色的藝術作品。
6、韓國首爾圣水洞55畫廊55畫廊的展覽主題多種多樣,從抽象藝術到具象藝術,從油畫到雕塑,涵蓋了各種藝術形式和風格。該畫廊的展覽計劃非常有創意,常常與當地的文化和歷史相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
7、荷蘭梵高村博物館
荷蘭梵高村博物館位于荷蘭的奧維爾小鎮,是一座專門展示梵高及其同時代畫家的作品的博物館。該博物館的藏品數量非常豐富,包括梵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知名作品。此外,博物館還收藏了一些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如莫奈、修拉、高更等。博物館的建筑風格也很有特色,采用了荷蘭風格派運動的設計,簡潔明快,與梵高的繪畫風格相得益彰。
8、日本“NENDO SEES KYOTO”展覽該展覽在二條城的二之丸御殿及御膳房舉行,展出了7件與京都的傳統工藝匠人或工坊合作的的作品。這些作品將京都的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同時,展覽還從清水寺經堂和西門獲得靈感,并設計出一件裝置藝術作品。這件作品與京都的傳統工藝相結合,展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NENDO SEES KYOTO”展覽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新的視角,將非傳統的藝術表達方式與京都的迷人魅力共同展現出來。同時,借助這個展覽,希望能夠將京都的工藝和設計發展做出貢獻,哪怕只是一些很小的貢獻。
9、日本東京銀座生態地圖
COVID-19期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深刻反思全球環境,人與自然關系的機會。在我們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時,資生堂向社區展示獨特的“美”。2020 年春天COVID-19期間,使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資生堂的發源地銀座的街道空無一人。
10、德國柏林冷戰博物館展陳設計博物館的展陳空間被劃分為兩個主要區域,分別展示冷戰時期的不同方面。第一個區域是“戰斗空間”,專注于展示冷戰的軍事沖突和緊張局勢,第二個區域是“生活空間”,專注于展示冷戰時期人們的生活和日常活動。展陳設計的主題是“穿越冷戰”,旨在通過展示冷戰時期的文物、照片、視頻和音頻資料,以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讓參觀者更好地了解冷戰時期的歷史和事件。
11、沙特伊斯蘭藝術雙年展‘雨棚’
該活動以“雨棚”為主題,旨在展示沙特阿拉伯在藝術、文化和創意領域的發展。展覽期間,來自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將展示他們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電影等。此外,展覽還邀請了來自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的文化機構和藝術家,舉辦了多場文化活動和講座。
12、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簡稱RCA)始建于1837年,位于英國倫敦,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藝術院校。該學院僅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無本科教育。在歷年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該校一直穩居世界第一。
13、中國佛山歐梅陶瓷公司總部展廳
中國佛山歐梅陶瓷公司總部展廳的設計理念是“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融匯”。這個理念體現在展廳的每一個角落,從產品的設計到展廳的布局,都強調了藝術和科技的相互融合,以及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
14、中國佛山西班牙戈耶板巖展廳
展廳的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對板巖這種材料的巧妙運用上。展廳內部的設計,從大堂到展區,都以斜形切割的方式重新構建了空間形態,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橫平豎直的設計方式,呈現出一種類似于“菱境”般的空間狀態。這種設計方式,一方面展示了板巖作為主要材料的特性,通過不同的斜形切割和重組,讓人們看到板巖在空間中的各種可能性;另一方面,這種設計也賦予了空間一種立體感和矛盾感,使得整個展廳更像是一個非現實的立體畫廊。此外,展廳的設計還注重了自然光的利用。通過在建筑東面的轉角處打開一個三層中空天井,以及在三樓東面鑿開一扇窗,將陽光引進室內。這種設計不僅使整個空間變得神圣起來,也賦予了展廳一種自然與人工的和諧之美。
15、中國杭州科技生活美學展廳
中國杭州科技生活美學展廳是一個展示科技與生活美學的場所。這個展廳將科技與美學相結合,讓人們能夠感受到科技給生活帶來的美好和便捷。展廳的內部設計充滿了科技感和現代感,同時也不失生活美學。展廳的墻面和地面采用了現代化的材料和設計,讓整個空間顯得明亮、寬敞。在展廳的展示區,展示了各種最新的科技產品,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無人機等。這些產品不僅具有高科技含量,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美觀度。
16、杭州瑪潤奇家居生活美學館
中國杭州瑪潤奇家居生活美學館是一個展示家居生活美學的場所。展館將家居空間與時尚藝術相結合,讓人們能夠感受到家居生活美學帶來的舒適和享受。展館的內部設計充滿了家居感和藝術感。
17、中國上海長效設計展
長效設計是一種注重持久性和可持續性的設計方法,強調在設計過程中考慮物品的長期使用和環境的長期影響。這種設計方法不僅關注產品的外觀和功能,還關注產品的耐用性和可維護性,以及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在上海長效設計展上,可以看到一些運用長效設計理念的實踐案例,包括家具、建筑和工業設計等領域的作品。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通過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制造過程和產品使用等方式來實現持久性和可持續性。
18、中國深圳鏡像游離畫廊
鏡像”和“游離”可能體現了設計團隊對于空間、光線和視覺效果的關注。通過使用鍍洛鏡等材料,畫廊的空間會產生一種游離、漂浮的感覺,而鏡像效果則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視覺體驗。
19、“設計東西”展位空間設計
空氣被塑形如磚墻般圍塑展示空間和公共空間,并反轉磚塊的重力表達,以漂浮感營造抽象的展場。空氣是生存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也是最不被感知的,充氣塊的堆疊也是空氣的堆疊,以空氣塑造空間,希望引發觀展者對于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最原本的感知。此外,這種設計也可能鼓勵觀眾與攤位進行互動,例如觸摸氣泡膜或進入攤位內部探索,部分充氣塊還將作為展覽紀念品發放給觀展者繼續使用。
20、中國臺灣2022年屏東熱帶農業回顧展
展覽會呈現了9大農業主題,包括農業物產館、花藝區、在地文化專區、農業亮點區、奇形怪狀的瓜果長廊、綠藝盆景區、農漁畜及動保區等。
在農業主題區域,參觀者可以購買本地農特產品,同時也可以在迪斯尼快閃店和歷屆熱博回顧展中購物和欣賞展覽。此外,還有在地文化專區,包括農村再生區、客家產業館、原鄉咖啡展出等。
21、西安“人間仙境—方力鈞水墨”展陳設計
展覽的陳設設計,以空間和視覺設計為主,旨在創造一個富有藝術氣息和獨特個性的展示空間。在布局上,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前段空間低矮緩和,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緩沖地帶;中段空間寬闊,是展示水墨作品的主要區域;后段空間則力量充足,為一些特別的作品或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視覺設計上,展廳的色調以白色為主,地面鋪灰色水磨石,既體現了西安這座古都的傳統文化氣息,又為整個展廳增添了一份清新與現代感。在展品陳列上,策展人魯虹先生和晏以晴女士等精心安排,將方力鈞先生的308件水墨肖像作品按照創作時間順序進行陳列。這些作品皆為方力鈞先生近些年創作的水墨肖像,每一件作品的肖像原型都來自方力鈞先生身邊的親友師長。通過這些作品,觀眾可以深入感受到方力鈞先生與身邊人的深厚情感和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作為一座建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中的紅色文化展廳,“紅路展廳”位于古田服務區B區,依托紅色古田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于2018年9月建成并對外開放。2022年,古田服務區開展提升改造,在完善好星級式服務、公園式環境的基礎上,引進“閩菜館”“福建特色小吃”“VR體驗館”等業態檔口入駐,使司乘人員沉浸式感受古田服務區濃郁的“煙火氣”;同時,新建“海絲高速黨群服務中心”和“軍人驛站”,積極推進鄉村、生態、文化等多元化服務,促進地方社會發展。
《發現臺灣》是一個常設展覽,專門展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臺灣自然和原住民寶藏的歷史,以及一個世紀前建立這個機構的日本研究人員的歷史。展覽的布景將過去與未來聯系起來,通過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館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質疑文化遺產的前景,面對當代臺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視頻和聲音裝置。
為全面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谷城縣檢察院黨組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標準上高位推進,全力打造實景化、情景化的黨史學習教育展廳,6月8日,展廳正式開放,谷城縣檢察院組織全體檢察干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活動,共同跟隨黨史發展腳步,感受共產黨艱辛奮斗的歷史,從百年黨史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凝聚奮進新征程的力量。
民俗文化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見證著一個地方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民俗文化展廳是開展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教育以及普及民俗文化知識、發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場所,目的在于表達家鄉民俗的獨特性、趣味性與進步性,并與室內設計方法相結合。衢江區民俗展示館位于衢江區后溪鎮后溪村中心街,2018年在舊村室基礎上改建,2022年進行改造提升。后溪鎮鄉賢鄭國標利用自己收藏的傳統民俗物件,在后溪老街的舊村室基礎上,打造了一個民俗博物館,通過這些老物件將歷史老故事娓娓道來。
8月9日,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黃河文化博物館項目擬選址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都市陽臺片區。
近日,由市交通控股集團權屬明茂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的連云港市首個新能源汽車綜合展廳主體框架建設完成。該項目以銷售新能源汽車為產業主線,占地面積約9200平方米,集展示銷售區、新能源充電區、精品裝潢區、新能源科普區為一體。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國科協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積極性,發揮社會科普資源的作用,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推進科普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而設置的。近日,中國科協公布了《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駐陜央企中煤地質總局煤航集團大數據中心展廳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建德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及博物館項目是建德市未來“城市客廳”的核心部分,是杭州建德未來重要的地標建筑和城市名片,預計今年下半年盛裝登場。建德市博物館位于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橋東江濱景觀公園區塊,是一座專題類博物館。建德市博物館建筑面積9891平方米,地上三層。總投資近1.6億,其中:土建投資約為0.5億,室內裝修工程估算1.03億。建德市博物館是“兩館兩中心”文化綜合體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首批廣東省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名單公布,共有25個單位成功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