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年兵法的璀璨再現
在臨沂市蘭山區銀雀山那蒼翠的西南麓,靜默地躺著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銀雀山漢墓。這不僅是一片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古墓地,更是一處閃耀著中華古代智慧光芒的寶地。1972年4月,隨著兩座古墓的發掘,一段塵封的歷史被緩緩揭開,銀雀山一號、二號墓,如同兩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兵學研究的漫漫長路。
2、古墓驚現,兵法重現
銀雀山漢墓,開鑿于堅硬的巖石之上,長方形豎穴,一槨一棺,結構嚴謹。槨內巧妙設計的隔板,一側安放棺木,一側作為邊廂,邊廂內則藏著隨葬的器物。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器物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震驚世界的寶藏——竹簡。這些竹簡上,記載著中國古代四大兵法之一的《孫子兵法》,以及失傳了千余年的《孫臏兵法》,還有《六韜》《尉繚子》等先秦古籍,仿佛是一部部穿越時空的寶典,將我們帶回了那個烽火連天、智謀頻出的時代。特別是《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不僅填補了兵學研究的一大空白,更解開了歷史上關于孫子和孫臏是否為一人的千古謎團。原來,孫武與孫臏,兩位軍事家的智慧,分別凝聚在這兩部兵書中,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的發現,則是另一大驚喜,作為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歷譜,它為研究漢初的天文歷法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3、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基本陳列
便是基于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而建立的。它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一座連接古今、傳承文化的橋梁。博物館以漢墓、竹簡、兵法三大主題為核心,精心設計了“雀鳴天下”“武經冠冕”“兵學遺珍”“汗青墨書”“制勝之道”“鑒物知史”“回望銀雀”七大展廳,帶領觀眾深入探索這段輝煌的歷史。走進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主題雕塑。青銅鑄就的浮雕,生動展現了銀雀山的形貌與竹簡兵書的出土場景,而圓雕則是軍事家孫武、孫臏的英姿,他們分立兩側,仿佛正引領著后人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一段段文字訴說著臨沂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出土,無疑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文化名片。它見證了兵家經典的不朽,也彰顯了齊魯兵學的源遠流長。
4、雀鳴天下,兵學之光
“雀鳴天下”展廳,通過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展覽,再現了1972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出土的震撼場景。4974枚竹簡,每一枚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它們的發現,不僅是中國考古事業的重大突破,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
“武經冠冕”展廳,則是對《孫子兵法》的崇高致敬。這部被譽為“古代第一兵書”的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嚴密的邏輯,影響了無數軍事家、政治家,甚至企業家。銀雀山漢墓竹簡中的《孫子兵法》,作為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為研究孫武的軍事思想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5、兵學遺珍,孫臏再現
“兵學遺珍”展廳,則是關于孫臏和他的《孫臏兵法》的專題展示。孫臏,這位戰國時期的杰出軍事家,雖然因受過臏刑而名字鮮為人知,但他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卻不容小覷。銀雀山一號墓出土的《孫臏兵法》,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這位被歷史遺忘的軍事天才,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兵學的博大精深。
汗青墨書,典籍云集“汗青墨書”展廳,展示了銀雀山漢墓竹簡中除《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外的其他典籍。這些典籍涵蓋了哲學、軍事學、政治學等多個領域,均為目前所見相關文獻最早的版本。它們的發現,為研究先秦和漢初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制勝之道,兵學傳承“制勝之道”展廳,則是對中華兵學文化傳承脈絡的梳理和展示。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家學派興起,到唐宋之際文人談兵現象的普遍,再到明清時期儒將統兵的傳統,以及晚清時期西方軍事思想的引入,中華兵學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6、鑒物知史,文化滋養
“鑒物知史”展廳,強調了文物在傳承歷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也啟迪著未來的思考。通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古代社會的風貌,更加深入地理解先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7、回望銀雀,未來可期
“回望銀雀”展廳,則是對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發展歷程的回顧和展望。自1981年動工興建以來,博物館已經走過了近四十年的歷程。在這期間,它不僅為臨沂的城市宣傳、《孫子兵法》及古代兵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成為了連接古今、傳承文化的重要平臺。展望未來,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為臨沂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兵學文化的傳承弘揚貢獻新的力量。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是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殿堂,也是一處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地。在這里,我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古代兵學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深刻領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開展廉政教育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而廉政教育展廳中心的出現,是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陣地,是廣大群眾培養廉潔意識、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場所,為使廣大黨員干部在全區第22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期間,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參觀市廉政教育中心,市紀委監委依托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哈密市紀委監委網站和“哈密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上分別推出線上VR虛擬展廳,方便廣大黨員干部隨時隨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切實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
新時代的人,要牢記歷史,當代美好生活,是老一輩人用盡心血換回來的,長征是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當年,紅軍跨越千山萬水,也在河南南陽留下了戰斗足跡。河南南陽桐柏縣支持新集鄉磨溝村投資近百萬元高標準建成了紅軍長征轉戰南陽展覽館,與其他紅色資源連點成線,努力把磨溝村打造成“紅色鄉村”,推動當地“紅色經濟”發展。
9月23日,由云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云南網制作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VR數字展廳正式上線。除了手機線上可看外,還有線下展示(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一樓大廳),線下展示時間從23日起持續四天。大廳內擺放著VR設備,供人自行體驗。在體驗過程中,由云南網新媒體視頻中心的制作人員對體驗者進行了指導與講解。
黨建室是企業和政府黨員從事活動、交流、學習的平臺,這是黨建的一部分,它可以促進黨員學習最新的黨政知識,促進黨員之間的交流,豐富他們的知識和修養,對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11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15所舉行“把一切獻給黨”主題黨建室揭牌儀式。
為加強黨建引領,踐行“三能”要求,凝聚精神力量,深化全警教育,永葆黨的先進性、人民警察政治本色,建設公安三能展廳讓“三能”成為全警可參照、可學習的現實案例,并鼓勵全警人人成為“三能”的踐行者、代言人,近日,淳安縣公安局更是把“三能”重要指示作為對民警進行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常悟常新,設立踐行“三能”展示廳,用視頻、圖片、實物等,全面生動呈現“三能”重要指示從誕生、發展到傳承的歷史脈絡和生動實踐。
近日,紹興市越城區鑒湖街布塘村蓮花落展覽館揭牌,揭牌儀式上,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胡兆海和我市著名戲曲專家王家寶參觀了蓮花落展覽館,并發表了講話。
為豐富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形式,響應人民銀行金融宣傳教育基地建設要求,建行甘肅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的力量,通過“VR、3D及智能AI技術”,率先在當地建設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甘肅館,面向大眾客戶、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市民等重點客群開展特色宣傳教育,實現通過一部手機讓金融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
自然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12月28日,具備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多門類的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標志著新疆自然科學領域一所嶄新的科普場館正式向公眾全面開放。
“索瓦曰巴”在藏語中意為藏醫藥“索瓦日巴之頌”意為對藏醫藥文化的傳頌,藏醫藥作為一門獨立的醫藥體系,因其對疾病的認知實踐和獨具特色的診療方法,在世界醫學之林占據重要地位。為此而取“索瓦日巴之頌”為藏醫藥博物館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