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地,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輝煌的歷史篇章,孕育了獨特的齊文化。如今,以齊國故都臨淄為依托,齊文化博物館如同一部生動的歷史長卷,將我們帶入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感受齊國八百年的興衰變遷。
一、先齊文明:
文明的曙光與交融的序曲
在廣袤的齊地,文明的火種早在數十萬年前就已悄然點燃。沂源猿人的發現,如同歷史的鑰匙,打開了山東人類社會歷史的大門。
后李文化:通過復原的原始部落場景和生動的影像資料,我們仿佛穿越回了距今約8500年至7500年的后李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以狩獵、采集為生,簡陋的石器、陶器和骨器是他們與大自然斗爭的工具。這些看似粗糙的文物,卻承載著人類文明的最初記憶。
北辛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距今約7300年至6100年的北辛文化時期。此時的齊地,農業開始萌芽,人們開始種植粟等糧食作物,生活逐漸穩定。展柜中的精美陶器,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都透露出當時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汶口文化:緊接著,距今約6100年至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這一時期,齊地的社會結構開始復雜化,出現了貧富分化。展柜中的彩陶、玉器、象牙器等珍貴文物,不僅展示了當時手工業的高度發達,也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分化。
龍山文化:最后,距今約4600年至40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這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文化之一,也是齊地文明的重要階段。此時的齊地,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城市建設,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出的精美黑陶,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藝,成為了龍山文化的標志性文物。
岳石文化時期,則是夏代山東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概_史家遺址的發掘,為我們揭示了這一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特征。在這里,不同氏族的文化傳承脈絡得到了生動的展示,圖景與文字相結合,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文化交融、繁衍共生的時代。
二、西周之齊:太公封疆,霸業初現西周初年,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商興周,因功被封于齊地,建立了齊國。太公傳奇:書寫著太公姜尚的傳奇人生。從闖蕩中原、渭水釣魚到輔助周王,太公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藝術場景結合影像資料,再現了“夜行救國”、“與萊爭雄”等歷史事件,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治國方略:太公為了發展、鞏固齊國地位,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減輕百姓負擔;同時,他還大力發展漁鹽之利,使齊國迅速崛起為東方大國。這些治國方略在展區中得到了詳盡的展示,讓觀眾對太公的智慧和遠見有了更深的認識。
兩件國寶:在這里,兩件特別的文物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一是“天王簋”,它記載了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商興周的事跡,是太公偉岸一生的真實寫照;二是“六韜”竹簡,它奠定了姜太公兵家鼻祖的地位,展示了太公卓越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智慧。
三、春秋霸業:
桓公稱雄,晏嬰輔政春秋伊始,列國紛爭。在這樣一個變幻莫測的時代里,齊國以其強大的實力和智慧,逐漸嶄露頭角。齊桓公與管仲的組合,更是將齊國的霸業推向了巔峰?;腹詷I:展區內,通過生動的珍貴的文物展示,我們仿佛看到了齊桓公與管仲攜手共謀霸業的壯麗圖景。他們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聯合諸侯共同抵御外敵;同時,他們還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事業,使齊國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晏嬰相齊:晏嬰是齊國春秋霸業史上的又一高峰。他以智慧、廉潔和忠誠著稱于世。講述了晏嬰諷諫匡君、處變不驚、出使楚國等歷史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展示了晏嬰的個人魅力,也反映了齊國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政治生態。兵學繁盛:春秋時期,齊國的兵學文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軍事家田穰苴振國御敵,震懾諸侯;兵圣孫武的兵法“十三篇”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后世兵家必讀的經典之作。展區中通過竹簡文物和生動的歷史場景,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齊國兵學的博大精深。
四、戰國之齊:
東方大國,盛世輝煌
戰國時期,齊國雄踞東方,憑借著變革、開放、包容、務實的齊文化精神,再次步入鼎盛巔峰
田氏代齊:戰國時期,田氏順應歷史潮流,取代了姜氏成為齊國的新主人。通過館藏量器等文物展示了田氏“小斗進、大斗出”的惠民圣舉,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田氏治國的智慧和仁政。
威王勵精圖治:齊威王是戰國時期齊國的杰出君主之一。他禮賢下士、勵精圖治,任用賢臣良將如鄒忌、田忌等人,使齊國國力大增。展區中通過立體沙盤結合動漫形象的全景式展示方式,生動再現了威王大敗魏國、圍魏救趙等歷史事件。這些事件不僅展示了威王的英明神武和齊國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反映了戰國時期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
海上絲綢之路:戰國時期,齊國還積極開拓海上貿易路線,與周邊國家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展區中通過圖文、影像和實物展示等多種手段,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齊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輝煌。這條貿易路線不僅促進了齊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也為后世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襄王時期:田單復國:戰國時期末期,齊國經歷了燕國的入侵和占領。然而,在襄王時期,田單憑借智慧和勇氣,利用火牛陣成功收復失地,恢復了齊國的獨立和尊嚴。通過藝術場景和沉浸式戰場氛圍的營造,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之中。田單的英勇事跡不僅展示了齊人的智慧和勇氣,也彰顯了齊國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五、秦漢齊風:
文化一統,影響深遠
秦漢時期,隨著大一統局面的形成,齊文化也逐漸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轉化,并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及思想層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始皇東巡: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多次東巡至齊地,進行封禪大典和天齊淵祭天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秦始皇對齊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也促進了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徐福東渡:徐福是秦漢時期著名的方士和航海家。他率領船隊東渡尋找仙藥和長生不老之術,客觀上促進了秦漢時期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展區中通過生動的歷史場景和珍貴的文物展示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徐福東渡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同時,這一事件也促進了中日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后世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物瑰寶:秦漢時期的齊地文物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從精美的青銅器到細膩的玉器再到珍貴的陶瓷器等等,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當時手工業的高度發達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昌盛。
齊魯融合:隨著秦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逐漸確立為官方意識形態,齊文化與魯文化開始逐漸融合并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干。
六、煌煌齊風:
齊國故城的輝煌與繁盛
齊國故城作為齊國八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其輝煌與繁盛在齊文化博物館中得到了生動展現。依據考古研究,復原了齊國故城的城市輪廓和建筑風貌。上層沙盤模型展示了故城的整體布局和建筑特色,下層考古遺址則讓觀眾能夠近距離接觸到歷史的遺跡。
七、稷下學宮:
百家爭鳴的思想盛宴稷下學宮作為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匯聚了天下賢士,成為百家爭鳴的思想盛宴。竹書著作與書籍刻本記錄了淳于髡、孟子、鄒衍、慎到、荀子等諸子百家的思想言論和學術成果。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不僅展示了當時學術界的繁榮景象,還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齊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也成為了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和紐帶。讓我們共同傳承和弘揚齊文化精神,為推動中華文明的繁榮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殘聯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是一個專門展示殘疾人輔助器具和無障礙設施的場所,旨在促進殘疾人更好地參與社會,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近日,鄱陽縣殘聯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設立??h殘聯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體驗輔具和無障礙設施的殘疾人細心介紹各輔具的功能,詢問他們在日常中使用輔具所碰到的實際問題,詳細記錄他們需要的無障礙設施,盡力滿足每一個殘疾人的生活需求。
12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中參觀的觀眾。國家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展出。煥然一新的展陳設計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為了讓廣大市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偉人毛澤東為中國革命建立的豐功偉績,位于新浜鎮南楊村的偉人毛澤東風采展廳近日完成提檔升級,全新亮相。
為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奮力開啟“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進一步強化示范帶動效應,在古勞鎮委、鎮政府的指導下,大埠村鄉村振興小型展廳作為該鎮首個村級展廳于近期建成并開放。展廳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用圖文、影音方式,通過“大埠由來”“大埠現狀”“大埠未來”等主題區域,介紹了大埠村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歷程,展示了鄉村振興成果。
今年4月25日,君埠鄉全域旅游數字展廳正式上線,通過VR技術把數字旅游、數字商務等展現在大家眼前,游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多彩君埠”。君埠全域旅游數字展廳設置了“多彩君埠”“參觀列表”“君埠焦點”“營商政策”“特產購買”“互動留言”六大板塊,每個板塊提供若干個子菜單供選擇。展廳立足于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把君埠鄉的30多種旅游資源通過VR展現出來,同時推廣優質農產品。
隨著智能化科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產業往智能方面的發展,以前的4s店只是個買賣場所,但現在不一樣了,汽車開始更多可能性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加智能化、科技化、互動化,全方位的提升客戶的體驗感,來欣賞一下全新升級的上汽大眾新展廳。
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為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面向廣大市民,線上線下齊發力,組織系列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世界地球日當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青島城市展覽館舉辦青島自然資源科普展廳暨地質長廊科普展開展儀式。
虛擬展廳是利用計算機三維虛擬建模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圖片展示與一般的視頻瀏覽,帶給觀看者的是一個高度互動的3D虛擬現實環境,一種足不出戶便如同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日前與全國十家博物館、紀念館聯動,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專題展覽——“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此次展覽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VR全景技術打造了線上虛擬展廳,讓身處各地的觀眾在“云端”即可觀展。
建設法治教育地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近日,湖州德清縣“清廉民企”法治教育基地日前揭牌成立。該基地是由德清縣檢察院、德清縣工商聯共同打造的浙江省首個“清廉民企”法治教育基地。該基地建成后,每年將為全縣6萬多家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提供百余場次的法治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