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情在國內初步得到了控制,各省市也下發了針對聚集性活動的指導文件,指導意見中“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所以各大博物館也開始了線上+線下展廳相結合的方式開放給游客們,疫情的出現加快了博物館數字化進成,尤其那些還沒數字化的博物館等展館,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未來肯定是兩種方式相結合來提高游客不同體驗,目前,數字化技術已經在博物館及展覽館等諸多場所實現,而且效果很好,對于線上這種方式,來看看最近實施比較好的博物館,近日,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天津濱海新區博物館順利完成數字化,虛擬展廳近日正式上線。體驗者用手機即可訪問濱海新區博物館的虛擬展廳進行參觀。
記者了解到,虛擬展廳采用全景VR(虛擬現實)拍攝技術,對該博物館的場景、展品進行高細節、高畫質、高品質的數字化。使用者通過訪問“天津市濱海新區博物館”官方微信,點擊“免費開放”按鈕,即可找到“虛擬展廳”進行觀看。
虛擬展廳分為中央大廳、東廳和西廳三部分,分別展示了八個主題的固定展覽和童趣大觀主題展覽。展覽配以解說、圖片等多媒體元素,使用者通過手機即可720度參觀瀏覽。
文章來源-今晚報【走進虛擬展廳 指間暢游濱博】,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9月18日,四川省紀委監委“云”上廉潔展廳在“廉潔四川”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包括天府家風館在內的首批14個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全景呈現,黨員干部群眾通過手機即可實現線上參觀“打卡”。
今年以來,泰州市博物館加快智慧化升級改造,以公眾服務需求為核心,用多維展示互動形式,實現公眾與博物館藏品的高度交互,為社會公眾提供無處不在的文博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線上參與、線下“打卡”。
黨建引領,勇闖藍海。在大數據時代,黨的建設工作也要順應潮流、大膽創新,才能從理念更新和技術變革中獲取動力、永葆活力。近期,揚州移動“5G智慧黨建展覽中心”被揚州市委組織部正式授牌“揚州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成為本地首家通信行業獲此殊榮的自建教學基地。
今年以來,省財政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依托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搭建“制造業展館”,集中展示和交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重點扶持的專精特新、電子百強、“小巨人”企業及其產品。截至8月7日,中山優質產品館、惠州智造館、東莞精品智造館已上線運行,涵蓋應急燈具、電子信息產品、電子消費產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康復輔助器具、家具制造等六大類58品類129款商品。
健康教育展廳選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健康主題,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示,讓游客在輕松的參觀中,了解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樹立健康生活理念。9月15日,濟南市槐蔭區南辛莊街道以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濟南市首家互動體驗式綜合性全民健康教育基地落戶槐蔭區南辛莊街道,經過近四個月的精心籌備,匠心打造,當天喜迎全市科普愛好者。
近日,安徽蕪湖市繁昌區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孫村鎮中分村“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舉行。
近日,設于寧波奉化區檢察院的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對外投入試運行以來,不斷有社會各界人士預約參觀。寧波奉化區檢察院依托“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創建的“6+”普法模式獲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6+”普法模式分別為“基地+網上展廳”、“基地+蔚藍普法宣講團”、“基地+檢察官說法”、“基地+法治課堂”、“基地+模擬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時,在設備完善的實體展廳基礎上,該基地還建有全仿真立體的線上模擬展廳,并創造性地使用推廣“6+”普法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針對不同普法條件和不同普法對象,采用最合適的普法模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普法宣傳的接受度和認知度。
產業服務展廳位于湘潭市雨湖區鶴齡鎮,距長沙市城區約 25 公里,距長沙湘江新區中心區 18 公里,距長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區約 9 公里。距湘潭中心城區 12 公里。
地質博物館是指以地球發展、地貌演化、巖石礦物等為主題的博物館,8月14日上午,歷經10年建設,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正式建成并免費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