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韶關航道文化展廳和黨員活動室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韶關航道精心打造黨建引領航道文化融合式創新發展得到進一步彰顯。
韶關航道文化展廳
韶關航道文化展廳面積約135平方米,展出韶關航道自1981年以來共100多件歷史實物和圖片。展廳分為前言、航道簡介、航道發展史、領導關懷、榮譽展示、航道實物、十三五期間成果、展望未來、黨建引領、結束語10個板塊,凝聚了韶關航道文化的各種元素,交匯融合了韶關航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記載了韶關航道的發展歷程。
韶關航道歷經40年的發展進程,一代代韶關航道人艱苦奮斗,在歷經數次機構改革中,始終堅守航道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踐行“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的標燈精神,積淀形成了韶關航道人“使命、擔當、嚴實、暢安、奉獻”價值理念。
來源:廣東省韶關航道事務中心,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延伸閱讀:《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
在中國六到十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晉陽古城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了歷史上眾多政權爭奪的焦點。作為一座承載了無數歷史滄桑和輝煌文明的城市,晉陽古城見證了無數英雄豪杰的崛起與隕落,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如今,在太原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橋梁,將我們帶回到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感受晉陽古城的獨特魅力。
近日,廣西、貴州、湖南等14省在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綜合評價為好,總體水平較高,獲得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時,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對14個省各獎勵了3億元。從這條新聞不難看出,去年這14個省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網站上也更新了一些關于這些省脫貧攻堅的展覽館,比如《江蘇南通農業扶貧館實體展廳開放》《鳳凰縣4月7日精準脫貧展覽館開館!》《黔南州脫貧攻堅展網上展館已上線!》,這些脫貧攻堅展覽館的建設其實對當地扶貧有一定指導意義,網站日后會更新關于各地脫貧攻堅展覽館的建設,今日本文就廣西脫貧建設的展示館進行介紹。
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自2020年5月19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9月28日下午,臨港新片區滴水云廳規劃展示中心正式開館。該展示中心位于滴水湖北島內西側位置,東臨北島環路,西臨滴水湖,建筑面積超過8000m2,布展面積4500m2。
9月25日,東湖高新黃岡智造園展廳正式揭幕,并舉行招商中心開放活動,這標志著東湖高新黃岡智造園項目建設及產業招商工作邁入全新階段,園區全面建成后,擬將引進企業150家,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不低于15億元,年稅收不低于1.5億元,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
5月10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洛陽正加快博物館數字化升級,借助科技力量推動“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多家博物館已通過打造數字館、虛擬展廳等形式,把博物館搬上“云端”,賦予歷史文化新的打開方式。
中山市博物館的《風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作為該館的基本陳列之一,以其恢弘的展覽規模、深邃的歷史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全面而生動地展現了中山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此陳列以香山人為核心,巧妙融合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和創新的設計手段,為觀眾呈現了一幅中山歷史的壯麗畫卷。
今天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雷鋒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關鍵構成,是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矗立的一座巍峨的思想道德豐碑,長期以來滋養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于新的時代背景下,打造一個集教育、展示、互動功能為一體的主題展廳,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有著重大價值,不僅能借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能激發廣大參觀者傳承和踐行雷鋒精神的熱情,讓更多人積極踴躍地投身到社會公益與志愿服務活動中,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持續綻放光芒。
隨著溫州市疫情的逐步穩定,溫州道德館將于3月20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接受個人參觀,屆時,市民可有序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