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洛陽正加快博物館數字化升級,借助科技力量推動“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多家博物館已通過打造數字館、虛擬展廳等形式,把博物館搬上“云端”,賦予歷史文化新的打開方式。
洛陽博物館石刻館線上展廳/虛擬展廳---點擊圖片即可瀏覽
在洛陽博物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公眾號頁面的“數字洛博”,就能進入該博物館上線不久的數字虛擬展廳,足不出戶“實景”體驗博物館內常設展覽《河洛文明展》《石刻館》和已經撤展的《草長鷹飛——北方草原漢墓壁畫珍品展》《史話·石說——南陽市漢畫館藏漢畫像石拓片精品展》等。
除了洛陽博物館,在洛陽民俗博物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上,都可以看到數字化呈現的虛擬展廳。
2021年1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正式開館至今,每天固定的4場開放場次幾乎場場爆滿。在先進數字技術的支持下,觀眾通過沉浸式三維影像空間、多維特效體驗劇場等,“走進”大約3800年前的歷史場景,全面感受被數字化復原的二里頭文化面貌。
數字廳將通過對絲綢之路關鍵性關隘節點及部分場景的數字化還原展示,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讓大家在展覽現場通過虛擬手段體驗到從絲路東方起點洛陽出發穿越到達終點羅馬的特殊旅程,領略絲綢之路漫長、艱辛和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
【節選來源:洛陽市文物局】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歷史陳列館是區域歷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是展示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發展變化的重要窗口。每個地區都有展廳,在當地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40公里處的橫山嶺水庫已是碧波蕩漾,在水庫東岸,坐落著一座既莊嚴肅穆又散發著激昂精神的建筑——陳莊殲滅戰陳列館。
在校園中拓展科普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近日,為貫徹節水優先方針,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提高全民節水意識,長武縣水利局在縣實驗小學院內落地建成咸陽市首個節水教育展廳。
歷經9個多月的閉館改造,位于老港生態環保基地內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完成了全面升級,于8月18日重新回歸,進行開館試運營。
宣傳教育展館一般面向全社會和公眾開放,重點面向中小學生群體、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進行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培訓,同時還承擔著與其他部門開展業務交流,以及發揮著對外展示宣傳窗口的作用,是知識宣傳普及的重要陣地,是培訓技能的重要實踐場所。今日,新建設的濰坊市人民防控宣傳教育館位于濰坊市奎文區風箏廣場負一層, 是一間充滿了科技與創新的科普館,正式開始試運營,該宣教館由濰坊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投資2700萬元建設,僅主體建筑面積就有2819平方米,布展面積達1842平方米。
近日,浙江國貿云商控股有限公司攜手海外多國商貿物流園區傾力打造了一個“數字化海外展廳”,并實現成功上線。打破了出口企業在海外營銷過程中面臨諸多痛點,尤其是疫情全球蔓延的階段時刻,未來數字經濟將會全球化。
Pon是荷蘭最大的出行集團。其產品和服務包括Gazelle、Swapfiets、Caterpillar、Greenwheels、Shuttel、大眾、SEAT、奧迪、保時捷和賓利等品牌。新體驗中心的建成直接有助于阿姆斯特丹市的宜居性。該中心提供各種交通工具,例如電動自行車和汽車,以滿足人們的部分交通需求。
文化展廳有助于宣傳展示,展廳起到宣傳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廳對于青少年宣傳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昨日,為響應全國科技周活動,充分展示市場監管科技創新成就,大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8月23日-29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將開展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志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
隨著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至三級,中國科技館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目前僅開放主展廳。同時,科技館還將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學”系列活動,將科普內容移至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