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大型科技館是1988 年9月建成開放的中國科學技術館。此后,基于“學科中心”和“展品制”的科學中心模式的科技館開始在我國出現。科技館作為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科教基礎設施之一,對開展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近日,包頭市科學技術館是市委、市政府建設的面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科普教育基地,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
2016年1月11日正式開館,截至目前累計接待觀眾達96萬人次。
包頭市科技館建筑面積2.5萬㎡,展覽教育面積1.1萬㎡,設有“兒童科學樂園”、“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宇宙與生命”四大主題展區,展品涉及聲、光、電等15個科學領域,共有329件展品;同時設有XD影院、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8個科普培訓室,能容納4000人同時參觀。
包頭市科技館
如何預約:
預約碼:關注“包頭市科學技術館”公眾微信號→點擊右下角“網上預約”→點擊“我要預約”→按提示填寫預約信息并提交→截圖保存預約二維碼
開放時間及范圍:
1、開放時間
周一、周二閉館
周三至周五9:30—16:00
周六日9:30—16:30
(法定節假日另行通知)
2、開放范圍
常設展廳、兒童科學樂園、XD影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完善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為創新開展養老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居家養老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選擇,11月3日,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平安管家”入駐沈陽,東北首個居家養老展廳同步在沈落成并投入使用,位于皇姑區平安財富中心5樓的居家養老展廳看到,展廳分為活力年華、精彩暮年、品質養老、尊嚴晚年四個主題區域,展廳以沉浸式體驗,向參觀者呈現一站式居家養老服務。
不同的主題展廳承載著不同的使命。歷史文化展覽館的使命是記錄和收集某種文化的歷史信息,再現過去的文明,傳承優秀的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讓觀眾通過歷史找到未來的方向。陽谷縣歷史文化展廳對陽谷的歷史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紅色文化、地方特色、非遺傳承、現代化發展等做了詳細的介紹,是了解陽谷的一個重要窗口。
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重慶自然博物館將自3月1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8月9日,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70年輝煌歷程主題成就展廳開館儀式在化建大廈隆重舉行。
4月5日是清明節,在祭奠先人、寄托哀思之時,有些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就是為民族獨立解放、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烈士。微博上的熱門話題#為什么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革命烈士紀念設施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承載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紀念、緬懷英雄烈士,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為紀念和弘揚馬玉祥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2008年10月,經積極組織籌劃,馬玉祥紀念館在青岡縣禎祥鎮建成。
國防教育展廳為了加強新生的國防教育,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培養他們的愛國愛國情懷,不斷提高他們創建特色學校的水平。10月26日上午,梧州學院大學生國防教育展廳建成揭牌,標志著廣西高校首個大學生國防教育展廳落成啟用。
竢實揚華,自強不息。在跨越三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西南交通大學培養出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姚桐斌、陳能寬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他們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以敢為人先的銳氣,嚴謹治學的態度,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把個人事業追求同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結合起來,在黨的領導下踐行科學救國、科學報國、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理念,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生動詮釋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近日,安徽蕪湖市繁昌區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孫村鎮中分村“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舉行。
黨建引領,勇闖藍海。在大數據時代,黨的建設工作也要順應潮流、大膽創新,才能從理念更新和技術變革中獲取動力、永葆活力。近期,揚州移動“5G智慧黨建展覽中心”被揚州市委組織部正式授牌“揚州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成為本地首家通信行業獲此殊榮的自建教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