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長沙市兒童健康科普館正式開館,這不僅是一個科普教育基地的啟用,更是唯嘉兒科辦院初衷和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標志著唯嘉兒科在助力長沙兒童健康科普教育方面開啟了新的探索模式。
據介紹,長沙市兒童健康科普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展區涵蓋生長發育、發育行為、健康體檢、五官保健、體質調理、體態矯正等6大領域。通過241件展教儀器設備、21塊展板、8處展柜、12件模型以及36件實物標本,為兒童和家長提供一個全面了解兒童健康的平臺。
長沙市兒童健康科普館的建立,旨在為兒童提供一個充滿活力和教育意義的成長環境。通過定期策劃并舉辦的“小小醫生”主題實踐活動體驗課程,引導孩子們探索身體的奧秘,提升保護視力聽力的意識,近距離感受中醫的智慧和魅力。這不僅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醫學檢查和治療過程中深刻感受醫學的奧妙,更激發了他們對健康知識的興趣,啟迪了科學思維,培養了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和追求。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展廳改造升級是為了更好地參觀體驗,在現有的展廳基礎上進行裝修設計,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爐”展廳,經過改造提升,6月17日對外恢復開放,在提升改造后,展廳重新整合展品,體現了文物信息的系統性,傳遞了更加清晰的展示意圖,突出展示重點文物,給予獨立的空間,充分解讀。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重要文化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2月15日,由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委黨史研究室、雨城區地方志編纂中心和西城街道辦事處聯合打造的“蒼坪山下的紅色電波”紅色展廳揭牌儀式和雨城區史志“七進+”示范點授牌儀式在雨城區西城街道西大街社區舉行。
5月27日上午,無錫慈善博物館落成開館暨“錫善云城”上線儀式在蕩口古鎮舉行。
近日,首批廣東省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名單公布,共有25個單位成功入選。其中,陽江核電公眾信息中心科普展廳上榜,成為全市唯一獲得該稱號的單位。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時代無疑是最為璀璨奪目的篇章之一,英雄豪杰、智勇交鋒,譜寫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壯麗史詩。南充,這座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的城市,在三國時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益州北部重郡之地,它見證了蜀漢政權的興衰,孕育了無數風流人物的傳奇故事。如今,在南充市博物館內,“尋夢三國——南充三國文化專題陳列”圍繞三國時代的南充英杰、南充故事,“張?治郡”與“陳壽 著史”兩?核?敘事,以生動的形式,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系著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青少年教育館的存在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密不可分,以期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參考。5月28日,賀州市八步區人民檢察院借助“互聯網+”打造的廣西首個“VR+H5”形式八步區青少年人文教育館線上展廳正式上線。
在校園中拓展科普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近日,為貫徹節水優先方針,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提高全民節水意識,長武縣水利局在縣實驗小學院內落地建成咸陽市首個節水教育展廳。
疫情的出現,讓國內很多企業開始著手線上展示,當下比較火的直播就火了很久了,而線上VR展廳的出現,也讓博物館有了新的機會,其實早在前幾年,各大博物館就開始研究線上展出的形式,而抖音作為當下最流行的視頻平臺,2月20日起,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館”活動,通過直播,視頻的形式讓用戶在家就可以游覽包括湖南省博物館內部的全國著名博物館的精品館藏。
刺繡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除了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滿族民間刺繡也是其中一種。吉林省博物院數字展廳上線了“錦繡吉祥——藏滿族民間刺繡展”,展示滿族民間刺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