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個春節,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國各地博物館相繼關閉線下展館,取消多項原定在春節期間推出的文化活動。在無法出門的日子里,除了捧著手機刷微博、煲劇、打游戲、發呆之外,還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館(浙博、浙美、國絲館、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開展了線上展覽、展示,足不出戶,不僅重磅大展看個夠,有的還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講座,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
今天不少人已經宅家原地復工了,元宵節前,專家都呼吁盡量少出門,少串門,那8小時之外做什么?不如好好逛一下線上博物館。
國絲館推出兩個線上活動,3D看展、線上講座干貨滿滿
1月26日,中國絲綢博物館公眾號就發了一條推送,“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成果展”“神機妙算:世界織機與織造藝術”“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絲茶瓷:絲綢之路上的跨文化對話”都已上線。
“臨時閉館確實比較遺憾。但是,線下大家不能過來,線上還是能繼續參觀了解博物館的。”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告訴記者,國絲館重要的展覽一般都會做3D線上展,重要展品做線上的發布和介紹。
不止這些,國絲每年配套展覽的講座及活動也很密集——26日國絲館的公號上,還同時推出了另一個活動:2019年的講座全放送。趙豐說,這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聽到大咖講座。
省博27個主題展全景展示,浙美虛擬體驗30余個主題展
浙江省博物館的大型特展,都在浙博數字展覽網站上設有全景展示。目前網站上共有27場主題展覽,點擊即可見展覽全景,也可以近看某件具體展品。
其中包括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越地寶藏——100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立體書的異想世界、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昌古碩今——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等等。
同時,還包括了黃賓虹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等藝術館的全景展廳。
浙江美術館在“浙江美術館之友”微信公眾號上,也推出了虛擬展廳的體驗,目前共有30余場主題展覽。
像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數字科普平臺,目前還在搭建中,但已有部分展覽場館上線了全景虛擬體驗。比如通過公眾號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君,可以逛一逛武林館的“牦牛走進浙江”高原牦牛文化展,也可以點擊相關鏈接,一覽安吉館720°全景虛擬展館。
“全景展示制作成本小、制作周期快,拍照大概三四天,再做后期合成,大約一周就可以完成。”但是,團隊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熱點點擊信息。顏雯說,“這樣觀眾才能在手機端,查看館藏經典展品的高清細節圖以及詳細的文字介紹。”而且,未來還將實現AR增強現實、兒童互動游戲功能。
“經歷了這次特殊的情況,一個博物館要真正成為一個線上博物館,或者說互聯網+、智慧博物館,確實需要我們好好思考,要為線上展覽做更細致的完善和優化。”趙豐說。
文章來源:《虛擬展廳體驗上線 足不出戶即可逛遍幾十個展》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圖片來源網絡。
7月28日下午,內蒙古首輛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移動展廳大篷車從唿和浩特出發, 首站赴赤峰市參加第十屆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和烏蘭布統草塬旅游文化節及相關文旅活動。
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制造業,不論是工業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9月16日,作為今年“926工匠日”系列活動之一,杭州工運史資料陳列室增添新內容,工匠精神展示廳正式開館。杭州工運史資料陳列室坐落于仁和路2號,是原杭州市工人俱樂部舊址,也是新中國誕生后杭州市首屆工人代表大會的召開地。工匠精神展示廳展陳面積80平方米,全廳以文字、圖片和影像的形式展示,分為“思想引領,閃耀光芒”“工匠精神,杭州實踐”“輿論反響,社會評價”三個部分。
2月12日消息,國內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于2月6日宣布,4 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可零距離了解現實版流浪地球 MOSS 雛形。截至2月10日15時,4臺“中國造”量子計算機首次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參觀活動預約報名人數已達 2169 人,是既定參觀人數(30 人次)的 72 倍。
以下整理自全國優質博物館設計方案,提煉核心設計靈感與行業趨勢。
很多大型展覽館、藝術館會不定期開設不同的主題展廳,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形式,專業主題性質的展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公眾和文藝興趣群,對于提升文化展廳的質量和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4日上午,“載道存真 · 厚德流光——檔案里的甘肅文化藝術”主題展廳在蘭正式開放。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館內主題展將采取限量、預約、錯峰方式接待參觀。
為豐富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形式,響應人民銀行金融宣傳教育基地建設要求,建行甘肅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的力量,通過“VR、3D及智能AI技術”,率先在當地建設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甘肅館,面向大眾客戶、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市民等重點客群開展特色宣傳教育,實現通過一部手機讓金融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特別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興旅游方式的出現,讓更多人開始習慣以自助探索方式發現與體驗相對冷門的文化點位,為中小博物館帶來了更多的曝光機會與潛在觀眾。
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視野更寬闊,線上展廳給疫情當前的區域的人,提供了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隨地觀展的希望,為了方便廣大市民了解檔案館藏,蘇州市檔案館的虛擬展廳不斷上新,精彩紛呈。目前,吳門珍檔、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等4個虛擬展廳已上線,市民可隨時上線參觀。
日前,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1年度山西省科普基地認定名單,河津市宋金瓷窯專題展廳榜上有名,躋身山西省科普基地行列,為運城再添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