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是文登區米山水庫建設竣工60周年。當年建設米山水庫,是在全國大興水利的時代背景下,文登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甘于奉獻的精神,在母豬河上創造了文登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
某地水庫展覽館示意圖
據悉,為紀念這段光輝歷史,文登今年將建設米山水庫建設展覽館,集歷史展覽、紅色教育、水情科普于一體,通過實物、圖片、影像等展示,回顧那段光輝的歷史,預計4月底建成開館。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故宮廳”28日揭牌。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在院外常設舉辦精品展覽的專業展廳。當日,舉行“盛世琳瑯——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玉器展”首展開幕式。
由原衙前鎮政府舊址老建筑改造,于今年9月完工,包括石雕文化園、度量衡展示廳、歷代瓷標展示廳、蕭紹契約展示廳等“一園三廳”,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展示了蕭紹地區傳統石雕文化、契約文化等傳統文化以及蕭山地區經濟貿易、社會生活的悠久歷史與變遷。
19日,由省殘聯主辦,省殘疾人輔助器具資源中心、省肢殘人協會承辦的“科技助殘,共享美好生活”——福建省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暨“數智輔具”云展廳上線及高端輔具展示體驗開放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通過視頻直播,吸引5169人次在線參與。
通過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館,可以將革命歷史知識、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傳輸給群眾,潛移默化,行之有效。6月17日,江西師范大學舉行紅色文化教育館揭牌儀式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遷址揭牌儀式。
上海茂名路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本文圖片均來自“靜安文旅”微信公眾號10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靜安區文旅局獲悉,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經過國慶期間的閉館提升,于近日恢復對外開放。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位于茂名北路120弄7號(原公共租界慕爾鳴路甲秀里),建筑面積約576平方米,是一幢石庫門房子,有天井、客堂、前樓和廂房等。
4月18日下午,位于水仙路12號的“城記·中山路”展示廳正式開放。展示廳以全新的城市場景空間呈現,面積不大,卻濃縮了中山路片區的“前世今生”,市民游客可以在鮮活的場景中感受中山路的故事,在古早味的音頻中感受市井的煙火味。
8月25日,濟寧市任城區漢文化博物館及漢園文創中心啟用,標志著任城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供電所是否需要做企業文化展廳,取決于其自身需求和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金魚嶺供電所是一所四星級供電所,位于常德最早有電的津市,在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虎爪山舊石器遺址附近,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該所企業文化展示廳是常德首家供電所企業文化展示廳,分歷程發展區、技能培訓區、職工讀書區,全面介紹了供電所的建設成就、黨風廉政、人和業興和電亮百年的內容。
我國最早的大型科技館是1988 年9月建成開放的中國科學技術館。此后,基于“學科中心”和“展品制”的科學中心模式的科技館開始在我國出現。科技館作為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科教基礎設施之一,對開展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