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工匠精神展示廳開館】
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制造業,不論是工業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9月16日,作為今年“926工匠日”系列活動之一,杭州工運史資料陳列室增添新內容,工匠精神展示廳正式開館。杭州工運史資料陳列室坐落于仁和路2號,是原杭州市工人俱樂部舊址,也是新中國誕生后杭州市首屆工人代表大會的召開地。工匠精神展示廳展陳面積80平方米,全廳以文字、圖片和影像的形式展示,分為“思想引領,閃耀光芒”“工匠精神,杭州實踐”“輿論反響,社會評價”三個部分。
工匠精神展示廳中的光纖燈
走進展廳,最為亮眼的是在中央懸掛著的溫馨靚麗的光纖燈,燈上“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16個字。中間屏幕上則播放著“匠心聚杭城”的短片,向大家展示了杭州在弘揚工匠精神方面的探索。
杭州設定全國首個法定工匠日——“926工匠日”,至今已評定發布四屆共120人的“杭州工匠”……近年來杭州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這些實踐和探索都在“工匠精神,杭州實踐”部分中展示出來。
文章來源:網絡官方平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作為廬山文旅事業的形象窗口,近日,廬山博物館在省級以上“文化圈”接連斬獲榮譽,再次彰顯“廬山天下悠”文化品牌與恒久魅力。 3月3日,在國家文物局推送第六批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中,江西省廬山博物館網上展廳第278號赫然有名。目前,國家文物
為加快改變消費扶貧形式單一的現狀,云南鹽津芭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在深度開發困難地區自有資源的基礎上,在芭蕉村建立消費扶貧展廳,通過村民電商直播,積極建立生產商與貧困戶的商貿聯系,提升貧困戶主動“造血”的能力,通過上架低收入農戶特產、普通商品交易分紅的方式,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做到惠及低收入農戶。
廉政教育展廳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是黨的思想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地區都開始建成了一批清廉教育基地,為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清廉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些地方甚至設立網上廉政法紀主題教育展館和黨性教育館,進一步擴大教育受眾面。近日,江門海關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廉政警示教育云展廳,讓干部職工隨時保持教育“在線”。
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25個典型案例之一——龍崗區寶龍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開門迎客。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重要文化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2月15日,由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委黨史研究室、雨城區地方志編纂中心和西城街道辦事處聯合打造的“蒼坪山下的紅色電波”紅色展廳揭牌儀式和雨城區史志“七進+”示范點授牌儀式在雨城區西城街道西大街社區舉行。
在當今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成為了一種趨勢,而保持和傳承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一種新型的文化體驗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應運而生。3月8日,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展出的鄭州項目吸引了不少觀眾慕名而來。
杭州版本館,又名文潤閣,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潤路1號,緊鄰歷史悠久的良渚古城遺址。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新時代的文化地標。這座占地10.31萬平方米的宏偉建筑,巧妙融合了宋代園林的神韻與現代藏書建筑的設計理念,由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建筑組成,展覽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
5G的出現創造了各種可能,而5G在展廳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樣化,4月7日,江西聯通與江西北斗衛星技術運營有限公司簽約全國首例5G+MR及全息投影展示項目,填補了5G+MR及全息投影技術在展廳應用的空白。
5月24日,長沙市兒童健康科普館正式開館,這不僅是一個科普教育基地的啟用,更是唯嘉兒科辦院初衷和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標志著唯嘉兒科在助力長沙兒童健康科普教育方面開啟了新的探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