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1、浙江環溪村鄉愁文化展廳
在浙江環溪村,該村以《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第十四代后裔族居地為文化底蘊,深入挖掘蓮文化內涵,并融合家規家訓家風,搭建釋放激情、傳承鄉土文化的大平臺,如今已成為村民自豪的美好家園、吸引游客駐足停留的金字招牌。這種保護傳承鄉愁文化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只有重視、挖掘和利用好鄉愁文化,才能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不絕源泉、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環溪村鄉愁文化館
2、東陬村民俗家風展廳
山東省曲阜市息陬鎮東陬村的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由村里修繕建設的村情民俗家風展廳正式開放,走進展覽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方形大桌臺,煤油燈、織布機、出行用的大木車、耕地的木犁等,勾起人們特別是老一輩村民的許多回憶。村情民俗家風展廳以文化遺存、圖文資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村情村史、風俗民情、村規民約等本土文化。
東陬村民俗家風展廳
不管是鄉愁文化展廳還是民俗家風展廳,都是把村情民俗展示室把村史村情帶進鄉間,讓產業發展走進民間,傳承中有特色的鄉愁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送入群眾心間,增強了村民鄉土情誼,提升了村民榮譽感和自豪感,成為基層群眾憶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勵志的“精神家園”。
近日,一座滿懷著吉州人工業情懷的躍進路工業記憶展覽館在吉州區古南鎮街道桃樹下社區建成并開放。古南鎮街道桃樹下社區躍進路原為吉州區工業聚集區,分布著水泥廠、紅聲廠、線材廠、皮件廠、樟腦廠等數十家工業企業,該社區現所處位置也是原江西電線電纜總廠的家屬區。
從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公安分局獲悉,全市首個公安機關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教育展示廳日前在南潯啟用。
小昆山稻米加工廠繼去年8月完成一期工程,近期,包含農產品銷售展示廳和稻米文化展示廳的二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在位于一樓的農產品銷售展示廳,只見小昆山地產大米、有機蔬菜、大閘蟹、米糕等農產品應有盡有,四鰓鱸魚、團頭魴、松林豬肉等松江名優農產品也是琳瑯滿目。
從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獲悉,2020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線上展廳已于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期間上線。
2019年是祖國母親70周年國慶,國慶期間,云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在怒江州檔案館建成,并一直對外開放,云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的建成彰顯傈僳族歷史的文化價值。通過參觀傈僳族歷史展廳更好的彰顯時代的特點和歷史文化長河,才能夠讓更多參加展覽的人士,從展廳設計之中體會到獨特的歷史韻味。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于2019年12月18日,在廣州市天河區海心沙展覽館隆重開幕。大展以沉浸式虛擬現實形式,再現浩瀚神秘宇宙空間,展示人類探月航天歷程,體驗太空漫游的無限激情。大展主辦單位領導、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和天河區相關部門領導,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中央、廣東省及廣州市主要媒體記者,以及有關單位代表應邀出席開幕式。
黨群服務中心是面向黨員、基層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和周邊群眾開展黨務政策咨詢、辦理黨內業務、傳播黨建理論知識、提供黨員政治生活的場所。近日,新蒲街道六角井社區林達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標志著新區首家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區基層黨建再添紅色新陣地。
從“生態立縣”的振臂一呼,到國家公園的探索先行;從“一江清水出開化”的使命擔當,到百里金溪畫廊的“兩山”實踐;從關停200多家污染企業的“壯士斷腕”,到近千家民宿拔地而起的“風起云涌”,如今,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錢江源頭“大花園”風景正好。
民俗文化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見證著一個地方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民俗文化展廳是開展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教育以及普及民俗文化知識、發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場所,目的在于表達家鄉民俗的獨特性、趣味性與進步性,并與室內設計方法相結合。衢江區民俗展示館位于衢江區后溪鎮后溪村中心街,2018年在舊村室基礎上改建,2022年進行改造提升。后溪鎮鄉賢鄭國標利用自己收藏的傳統民俗物件,在后溪老街的舊村室基礎上,打造了一個民俗博物館,通過這些老物件將歷史老故事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