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化融入展廳設計中,打造鮮明的品牌形象,再通過展廳的宣傳推廣品牌形象。廈航洪文空勤基地文化展廳將全景展現廈航空勤文化隊伍建設成果。展廳以廈航企業文化內容為指引,重點突出空勤隊伍建設和業務風采展示,設置“黨建+業務”兩大板塊,集黨員教育學習、空勤黨建活動、運行系統演示、空勤文化展覽等多項功能。
廈航空勤基地文化展廳亮相
展廳位于洪文空勤基地二樓,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步入展廳,整體設計方案以廈航VI藍白色為主基調,同時融入黨建紅的元素,簡約、大氣;展廳處于辦公樓與食堂、宿舍必經區域,人流量大、開放性強,將為廣大空勤人員開展黨建活動、文化學習提供極大便捷,成為凝聚空勤隊伍文化、筑牢天際品牌,講好云端故事的重要陣地。
圖文來源:廈門航空報,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虛擬展廳的出現帶來了創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也可以教學使用,近日,8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同行者社工開展了“長沙記憶——走進馬王堆”傳統文化宣傳活動,邀請了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通過云展廳,創新的向轄區內30多名青少年傳播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設市場的不斷改進,工程體量也隨之不斷增長,工地環境更為復雜,對施工記憶和工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云技術、物聯網及BIM等各種技術因素對建筑行業的各個環節產生了很大影響,為智慧工地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作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點項目之一,正在加緊建設中。目前,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已建起一座黨建智慧展廳,為建設工地上的黨員開展黨建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場地。
9月25日,東湖高新黃岡智造園展廳正式揭幕,并舉行招商中心開放活動,這標志著東湖高新黃岡智造園項目建設及產業招商工作邁入全新階段,園區全面建成后,擬將引進企業150家,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不低于15億元,年稅收不低于1.5億元,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
《發現臺灣》是一個常設展覽,專門展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臺灣自然和原住民寶藏的歷史,以及一個世紀前建立這個機構的日本研究人員的歷史。展覽的布景將過去與未來聯系起來,通過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館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質疑文化遺產的前景,面對當代臺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視頻和聲音裝置。
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25個典型案例之一——龍崗區寶龍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開門迎客。
9月18日,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作,國防教育展廳是集融法規性、知識性、時事性為一體的多功能國防教育展廳,通過圖文、實物、多媒體、現場解說等多種手段,進行生動形象的國防宣傳,普及國防知識,強化國防觀念。
大連自然博物計劃對軟骨魚展廳和硬骨魚展廳進行局部改陳,由于必須進行封閉施工,所以,經研究決定2020年12月7日起臨時關閉軟骨魚類、硬骨魚類展廳及水生脊椎動物展廳。2021年1月5日恢復開放原軟骨魚類展廳及水生脊椎動物展廳,原硬骨魚展廳重新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13日下午,“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后,馬首銅像轉至正在@國家博物館 展出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其他六尊獸首銅像(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兔首)一起展出至11月27日。
說到昆明,人們第一反應是四季如春,而四季如春進而聯想到鮮花,對于昆明來說,鮮花不僅僅是主要特色產品之一,也是其產業之一,而鮮花與展廳的相結合,也能打造不一樣的銷售渠道,近日,晉寧區人民政府聯合同德昆明廣場設置“我愛昆明·花香晉寧”晉寧花卉綠色通道,助力晉寧花卉企業找到多樣化銷售及展示渠道。